佤族特色风情:恋爱形式?梳头情话?

澜沧县佤族-澜沧佤族服装定做

在我们外出游玩时,最好还是能提前了解一下当地的特色风俗。就如佤族,他们的恋爱形式就有些特别,是以梳头情话来选择意中人。如果有佤族姑娘钟意你,而你却傻傻的不知道,闹出乌龙来就不好了!

那么,下面随我一起来看一下 佤族文化 吧!

我省境内各少数民族的恋爱形式多姿多彩,文化内涵丰富。佤族人的恋爱形式———“梳头情话”独特而有趣,是一种融情、乐、歌、舞、礼、德为一体的特色风情。

 “梳头情话”是佤族青年男女选择意中人的重要内容。生活在澜沧江、怒江亚热带丛林山寨的阿佤人,除了同姓不得恋爱婚娶以外,学会农作以后便可以谈恋爱。司诺(小伙子)与“崩格”(小姑娘)的恋爱,一般是在秋收时节和冬春之际进行。当月亮出山照亮竹楼之时,“司诺”换好干净衣服,肩挂挎包(里面装着给“崩格”的礼品和烟具等物),手拿乐器(木琴或芦笙、笛子),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吹弹着乐器到“崩格”家去“串”,享受“梳头情话”之乐,寻求人生的伴侣。

 佤族“串姑娘”活动不限人数。可以几个“司诺”同时串几个“崩格”,也可以是一个“司诺”同时串几个“崩格”。乐声是一种信号,姑娘听了乐声后,即使已入睡也要起床开门相迎;姑娘的父母听到乐声后就避开让女儿尽情地谈唱。

 “司诺”被“崩格”迎进门后,在火塘边的竹凳坐下,通过“一喝、二吸、三饮、四唱、五梳头”与“崩格”进行情感交流。首先是“崩格”烧火烤茶泡茶水给“司诺”们喝。接着是‘崩格’传草烟给“司诺”抽吸。夜深时,“崩格”就泡水酒给“司诺”饮,以表盛情。

 在此之间,可以谈及生产、生活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互相交流,沟通情感。如果说话投机,“司诺”把带去的“礼物”(烟、酒、水果之类)送给“崩格”,并以乐传情,弹唱开来。

 崩格动心了,就抬竹凳到凉台上坐着,看着明亮的圆月等待给“司诺”梳头。

 这时,“司诺”开始唱“请调”,进行求爱试探,“崩格”答唱。歌词一般是:阿妹,拿出你的好烟给哥抽/拿出水酒喝个醉/月亮挂在树顶上/拿出梳子梳哥头/。“崩格”回唱:隔山隔水不隔音/阿哥的声音如春风/只要阿哥不嫌丑/阿妹哪忘阿哥情。

 梳头开始,姑娘认真地给到场的每个小伙子梳理头发。如果是几个小伙子串几个姑娘,梳头则由姑娘自由选择。梳头时,又边梳头边唱或娓娓交谈。在梳头中,小伙子感觉姑娘对自己有了特殊的深情时,就大胆唱情歌表示求爱之心。

 佤族的这种“梳头情话”的恋爱形式是一种民族的特色,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具有特色的恋爱形式的一种,同时也是佤族文化的一种多元化的表现。

佤族简介

佤族简介

 佤族简介

 佤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盂连等具,部分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有35.1万多人,其中西盟、沧源两个侃族自治县就有18万多人。原称“卡佤族”,1963年,经批准改为现称。

 佤族地区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带。山峦重叠,平坝极少,被称为阿佤山。山区气候比较复杂,盛产经济林木。密林深处,栖息着象、虎、豹、熊、鹿、野猪等珍贵野生动物。

 佤族自称“阿佤”,是周秦时期“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过去长期用木刻和实物记事。2 0世纪5 0年代创造了佤族文字。

 佤族从事农业为主,喜饮酒、嚼槟榔。嚼槟榔使许多人染成黑齿赤唇,以此为美。饮酒的酒具多用竹筒,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时,都要按传统礼仪敬酒,因而有“无酒不成礼”之说。

 佤族能歌善舞。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舂碓舞”等。“圆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边唱边跳,气氛十分热烈。

 佤族历史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 司岗里” 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 司岗” 是石洞,“ 里” 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 圣地” 。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 司岗” 是“ 葫芦” ,“ 里” 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

 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 司岗里” 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 司岗里” 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运古穴生活的回忆。

 佤族音乐

 佤族约有二十六万六千人, 聚居于云南省, 佤族有自己创造以拉丁字 母为基础的文字, 其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族人信仰原始宗教。

 佤族人素以载歌载舞闻名。每逢重大宗教节日,盛装歌舞,数日不止,乐曲便是以木鼓,竹鼓,葫芦笙伴奏为背景,描绘一座座竹楼前欢歌跳舞的佤族人民。

 佤族礼仪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佤族庆节

 佤族过去普遍信奉万物有灵原始教,有部分地区的佤族信奉佛教,差不多所有节日都伴有祭祀活动。传统的祭祀活动除杀鸡杀猪外,还要进行特有的剽牛。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公历三月)全寨人聚居在一起进行剽牛,剽牛仪式由捐牛的主人主持。届时由主人持铁剽刺进牛的心脏使其致,而后把牛肉均分到客户祭祖。牛骨归主人,牛头骨被视为富有的标志。祭祖仪式后,全家吃午餐,开始播种旱谷。

 “崩南尼”是舌烛旧迎新的年节,要选在佤历一年最后一月的祭亥日,当夜四更,全寨的头人、青壮年男子,都要集聚到寨王家,并凑钱买猪、鸡各一只宰杀,各家用小篾桌端去一盆糯米饭、一块粑粑等给寨王拜年,祭神灵和祖先。后互赠粑粑,互相祝贺。天亮时祭神树,并开始打猎、捞鱼虾,以求新的一年里交下好运。

 其他节日如接新水节、取新火、拉木鼓等活动,都要杀鸡、杀猪祭祀。其中拉木又的祭祀规模较大,整个过程要十余天,需全家一起置酒庆贺,拉木鼓前后不得吃姜,还能用芭蕉叶盛饭,还能使用碗筷等。

 宗教信仰的和节日

 过去,佤族一年里的宗教祭礼活动从祭水开始,总在祈求保证人们有水吃用和来年风调雨顺。祭水时,全村男子参加,由祭司为新引来的水祈祷,并接第一筒水,接着用第一筒新水在负责管水的窝朗家煮饭。有的家庭为了祈求自家有水用,还单独举行祭祀。除祭水,每年还以村寨为单位举行古老的取新火祭典。在沧源县糯良地区取火,擦出新火时鸣**庆贺,然后拿点燃的火把到家里升火。此外,播种、狩猎等都要举行烧砍祭祀,遇自然灾害,则剽牛举祭。

 解放前,佤族最重大的宗教活动是“拉木鼓”、“砍牛尾巴”和“猎头祭谷”。

 木鼓原是佤族原始氏族祀用的乐鼓,同时也就是一种祭器。后来,木鼓用作战争时报警,跳舞时伴奏,召集群众议事时擂鼓为号,木鼓也就随之被神化,认为它是通天的神器,因此,许多村寨都专为木鼓盖木鼓房。木鼓房是一间小棚,房顶成人字形,以竹片叠压而成,近似房瓦。房架用牛角叉和竹子架成,无墙壁,内置一对木鼓(分公母,母鼓大,公鼓小)。有的把人头供在木鼓房里,用一麻袋将人头包好绑在木鼓房顶上。如果猎到新头,先把旧人头送到栅门外集中的人头桩处,祭鬼时,再由祭司把新头接进木鼓房。木鼓房实为佤族的原始寺庙,他们每年播种以前都要剽牛祭鼓一次,一年或三四年换一次新鼓。木鼓用粗大的树身制成,粗的一端为尾,细的一端为头,将上部的两侧面挖空,一对木鼓共挖四处,由于各处所挖的深浅不同,敲击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的声音。换新鼓时,全村男女一齐动手把新鼓拉下山来,佤族称之为“拉木鼓”。从制木鼓到拉木鼓都要举行宗教仪式,在动工制木鼓前就要剽牛祭祀,并由祭司念咒,大意是:我们把木鼓拉回来,砍头、剽牛祭你,希望保佑我们庄稼丰收,不受外寨袭击,生活美好,如受外寨欺侮,我们就进行报仇。祭祀后的牛头、四肢、牛颈分送给亲戚和其余平分给参加者。祭木鼓期间,男女青年日以继夜地唱歌跳舞。

 佤族婚俗

 佤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很少有一夫多妻的。过去,佤族的婚姻是自由选择加父母媒妁之言。佤族择偶的主要条件是看对方是否身强力壮、勤劳朴实、相貌相当,其次是看家庭经济条件。佤族同姓不婚,同姓人若发生两性关系,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会触怒“ 社神” ,这样社神对全寨人就要进行严惩,加以各种灾难,如旱涝、风灾、火灾、疾病等。同姓人若 *** ,或者同姓人要成婚,全寨人要罚他们进行“ 扫寨”( 祛) 仪式,社神方才饶恕。

 过去佤族认为姑表婚才是最好的婚姻,舅父家有优先选择权。在婚姻问题上,舅父权还高于父母权。佤族婚姻要经过“ 串姑娘” 自由恋爱,定亲送酒后才能结婚。婚礼一般在秋季后举行,过了春节不宜再举行婚礼。

 佤族小伙子一般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 串姑娘” 。串姑娘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独个进行。姑娘的睡处也不固定,今天在自家里睡,明晚又到别家跟伙伴睡,有时是一个人睡,有时是三五一群宿在一处。“ 串姑娘” ,就是小伙子到姑娘住处去玩。姑娘对于来“ 串” 的小伙子,不管对小伙子是否中意,都要起来陪坐。若不陪坐,会被视为没礼。小伙子串姑娘一般是晚上10 点钟以后,这时若姑娘正在做如切猪食、煮猪食一类的家务,小伙子就要帮忙。老人见小伙子来串也不会干涉,其实父母亲也喜欢小伙子来串自家姑娘。姑娘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出嫁,若小伙子都不来串自家姑娘,父母亲就会不高兴,若姑娘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也很担心,一是怕姑娘出什么丢脸事儿,二是怕自家姑娘嫁到别寨。佤族都喜欢自己的女儿嫁给本寨小伙子,有句俗话说:“ 好喝的菜汤不要泼出来,好姑娘不能嫁到别寨。” 串姑娘,一般是坐在火塘边谈笑。若小伙子到姑娘住处( 床上) 串,就被视为不道德。若来串的时间晚了,姑娘已经睡觉,小伙子进屋后就先烧火,然后再把姑娘叫醒。姑娘起来后即坐在火塘边,跟小伙子谈笑坐在火塘边仅仅是说说笑笑,要想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要求是不可能的,因为同来的还有几个伙伴。那么,有情者的希望就寄托在梳头的时候。

 男女青年相互谈熟了以后,小伙子就拍着自己的头“ 请” 小姑娘给他梳头。若姑娘是一个人,小伙子是几个人,姑娘就轮流给几个伙子梳头,若是几个姑娘几个伙子,就由姑娘自己选择给谁梳头,或者是让小伙子请中意的姑娘给自己梳头。梳头一般在阴暗的屋檐下,一人坐一只篾凳,彼此窃窃私语。一般是小伙子先开口,送给姑娘的东西,多种多样,有一把梳子,一条毛巾,银镯、耳环、戒指、或者几块钱。若姑娘接受,她不会介意小伙子送的东西是否贵重,这只仅仅是作为真情的见证,爱的信物。如果姑娘不愿意接受,小伙子硬塞给她,她也只好收留下,几天后再归还给小伙子,这样小伙子也不会见怪。佤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是自由的,一个小伙子可以同时跟几个姑娘谈恋爱,一个小姑娘也可以同时接受几个小伙子的求爱。透过长时间的交往,经过相互了解,小伙子认定一个姑娘最适合后就可以与其他姑娘分手。小姑娘认定最称心的一个小伙子之后也就统统退回其他小伙子的礼物。佤族青年男女是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透过自由恋爱才结为夫妻的。这也是佤族婚姻比较牢固( 很少离婚) 的原因之一。只要男女青年情投意合,父母是无法阻挡的。若父母极力反对,两个情人可以相约逃出寨子,野宿几天,“ 生米已经煮成熟饭” ,这样双方父母也就没有办法,只好为他们举行婚礼。

 男女青年在恋爱过程中,梦,常使恋爱终止。佤族认为,谈恋爱时,若是梦见大树林、芭蕉林、或者水槽流水,梦见摘瓜果等,认为是吉兆,婚后美满幸福。由于梦预示吉兆,恋爱就更加密切。若梦见老虎、树倒、桥断、被水冲走或者梦见与情人身着新装,相亲相爱,则认为是凶兆,两人就不能结为夫妻。如果硬要结成夫妻也是好景不长,所以在恋爱过程中必须趁早分手。过去,佤族也有脱包头的习俗,小伙子若爱上了某个姑娘,便把姑娘的包头脱下,( 当然小姑娘对小伙子也是中意的) ,拿回到家中,向父母宣告,家里就可以杀鸡占卜看鸡卦,吉凶与否以便定婚事。

 结婚经过自由恋爱,订婚后便可以结婚。过去,佤族男女青年结婚年龄一般是男20 岁,女18 岁左与。姑娘的嫁妆一般是行李、衣服、背箩、锄头、镰刀、掇铲等,有的父母还分给女儿一蓬竹子,女方父母回赠给男方父亲一个筒帕、男方母亲一条裙子作为礼仪。有些地方在结婚时,新郎要给女方舅父送礼,送礼一般是3 元5 角,或者7 元5 角,要付单数,同时还加一双鞋子,一个筒帕,有钱的还可以加送一条躺毯子。有的地方结婚时,新郎还给新娘的母亲送奶汁钱,因姑娘是吃母亲的乳汁长大的,如今姑娘长大要嫁到别人家去,所以,给母亲付一点奶汁钱作为礼仪。

 佤族家庭形式上地位平等。共同维系着一个完整的家庭,但实际上夫权思想表现较为突出。在家庭里,农业生产、纺织、采集、烹饪、家务全由妇女承担。妇女对家庭财产没有支配权,妇女不得参加家里、村寨的宗教活动或议事参政,即便妇女在场也没有发言权。妇女可以参加社交活动,如唱调、打歌等。妇女一出嫁,必须严守妇道,否则将被夫休弃。夫妻感情破裂,可以离婚,无论哪一方先提出离婚,女方只能空手或者带上娘家陪送的嫁妆归回。若有儿女,儿女跟谁,就由谁来抚养,另一方没有抚养责任。过去,若女方要改嫁时,新夫还付给前夫在结婚时所付的聘礼。现在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渐渐地和男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佤族男子结婚后,可以分家另立门户。若家中只有一个儿子,就与父母同住,若有几个弟兄,由老人选择一个他们认为心地最好的儿子同住,其他儿子则分出独居。留在“老房子” 里的儿子是财产的第一继承人,女儿没有继承权。

 佤族服饰

 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佤族妇女装饰别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标志着佤族人粗犷、豪放的坚强性格。

 相对来说,男子服饰除包黑色包头上没有什么特别。但喜欢纹身,其中多数在胸脯刺牛头,手腕刺鸟,腿上刺山林图案。外出,常挎花布袋,佩戴长刀或火枪,给人以雄壮威武之感。

 而妇女们的装束特点分明与众不同。最突出的是头戴宽约3 公分左右的银箍,留长发;身着靛青色无领大襟右衽及横条花筒裙。腰系红布宽腰带和数十根细藤圈。耳挂垂肩圆形大耳环,颈戴银质大项圈,细项链。上了年纪的人,喜欢戴长约五公分伞状大耳筒,筒顶还刻有各种花纹。有的妇女在耳筒内插上香花香草,有的放上人民币,出门赶集,随用随取,很是便利。

 在佤族聚居区西盟,无论家庭贫富妇女们都有一副宽手镯,长年套在手腕上。手镯宽约五公分,多用白银制成。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种图案花纹,美观闪亮,是佤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佤族饮食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也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现吃现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有猪、牛、鸡。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虫的习惯。一些地区的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更食用竹蛹、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红毛虫、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一般时都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盐、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两头封口,留出数个小孔,供野蜂进出,放在森林或屋椽下,使其繁殖酿蜜,每年割2、3次,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普遍喜饮酒,喝苦茶。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泡水酒”。常饮泡水酒不但于身体无害,反而有益健康。近几十年低族才开始饮用烧白酒。

 佤族更爱喝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农,几乎成了茶膏。苦茶虽然味苦,但喝后有清凉之感。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口中都嚼一块槟榔。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据称嚼槟有健齿作用。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佤族建筑

 佤族住房内的陈设简单,无桌椅,竹席木板当床,没有被褥,只用棉毯或麻布单做被盖,枕木头,和衣而睡。

 佤族的住房,各地区不同。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一般是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个别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区的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叉,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 竹楼” 。房屋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为牲畜、家禽活动之所,个别打铁户也在楼下设有风箱和打铁的一套工具。

 佤族习俗

 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

 女性不准随便乱抓男性的头发,男性不能触女性的脚;忌讳别人摸自己的头和耳朵。

 在佤族人家里数钞票被认为不吉利的,将要有灾祸。

 佤族宗教

 西盟等地佤族群众普遍相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是因为过去佤族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法摆脱自然和疾病所带来的灾难,从而对自然现象和疾病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山川,河流,生物和他们所不理解的一切自然现象都有“ 精灵” (或称“ 灵魂” 、“ 鬼” 、“ 神” )的主宰,这些“ 精灵” 会给人们带来安危祸福,于是就对这些虚构的抽象力量加以崇拜。西盟佤族最崇拜的是“ 木依吉” (沧源佤族称为“ 梅吉” ),把它看作是主宰万物的最高精灵。它似光、似水、似空气,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开天的“ 达路安” ,辟地的“ 达利吉” ,管地震的“ 格拉柔姆” ,掌打雷的“ 达阿撒” ,佤族的祖先“ 格雷诺” ,都是“ 木依吉” 的儿子,还有司水的“ 达娜” ,司风的“ 达务” ,司树的“ 达瓦” ,司谷的“ 司欧布” 以及给人类带来各种疾病的精灵,都受“ 木依吉” 的差遣。因此,佤族剽猪、剽牛和猎头血祭,都是为了供养“ 木依吉” ,“ 拉木鼓” 是请“ 木依吉” 接受奉献,新房子落成还要搭竹凳请“ 木依吉” 坐着观赏跳舞,以祈求“ 木依吉” 和众鬼神帮助摆脱自然和疾病所带来的各种灾难。

 过去,佤族笃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举行多次大型的“ 祭鬼” 仪式。于是木鼓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祭祀工具。拉木鼓是一项整个村寨人都要参与的盛大活动。拉木鼓是一般在阳历1 月间进行。届时,魔巴(巫师)鸣枪并敲击召集村寨群众。举行祭祀和剽牛活动。

帮我介绍一下佤族这个民族

佤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盂连等具。有35.1 万多人,其中西盟、沧源两个侃族自治县就有18万多人。

佤族的先民是古代“濮”人的一支。汉晋时期,“濮”人就生活在澜沧江和红河以西的广大地区。侃族的称谓很多,自称有“佤”、“布饶”、“阿佤”等。1962年,根据本民族大多数人的意愿,统一改称为“佤族”。

佤族生活的地区主要在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地带。这里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很少平坝,故称为阿佤山区。阿瓦山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历史上侗族曾长期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生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党和政府向佤族地区派出了民族工作队,按照“慎重稳迸”、“团结、生产、进步”的方针,疏通民族关系,争取民族上层,发展生产。1954年以后,沧源、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以及耿马、双江、孟连三个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的民族自治县陆续成立。阿佤人民结束了迁徙无常的时代,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佤族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等都有许多特点。在社会组织方面有严格的家族制度,即由某个祖先繁衍下来的若干家庭组成一个家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姓氏和严格的族规,家庭成员有互助、恤孤等义务。村寨是一个经济、政治和军事单位,几个或十几个材寨组成一个部落。成年男子平时生产,战时皆兵。所谓的“战时”是指保卫边境、保卫村寨的自卫防御战斗。这些组织形式,虽然具有氏族社会的痕迹,但也充分显示了佤族群众团结互助、勤劳尚武的民族精神。佤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班洪(沧源县境内)地区的佤族则信仰小乘佛教。基督教传人后,不少人也信仰基督教。由于对鬼神的信仰崇拜较普遍,每年群众性的祭鬼活动较多。最突出的有“拉木鼓”和“砍牛尾巴”。佤族群众认为,木鼓是通天的神器,把“木鼓”拉回村寨,要剽牛祭把,祈求上苍保佑,使谷子丰收,不受外寨人袭击,百姓生活美好。“木鼓”是从树上截下的一段两米左右的树干,经加工制作而成的鼓。“拉木鼓”活动很隆重,每年12月(佤历的“格瑞月”),由村寨的小头人带领人们到山上选定好大树,然后砍倒截下一段,拉回村寨。在拉回的路上,男女老幼又是唱又是跳,尽情欢乐,甚是热闹。拉回村寨“木鼓房”后,接着举行各种活动。木鼓用鼓槌敲打,能发出“咚咚’之声。在木鼓声中,人们载歌载舞,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木鼓是佤族的重要象征物,佤族的每个寨干部有木鼓,也都有木鼓房。

佤族人民喜爱歌舞,他们的舞蹈真可谓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圆圈舞”、“舂米舞”、“打歌”、“拜年歌”和“摆脚歌”。圆圈舞是群众性集体舞蹈,动作很简单,不分男女老幼,围成一个圈,彼此手拉手,顺着一个方向转动,边歌边舞。舂米舞往往在盖新房期间进行,一般是青年男女参与。当夜幕降临之后,在新房门前燃起火堆,人们聚在门前,围着火堆,由4个人手拿木棒冲击木锥,做出舂米的动作,其他人和着木棒的节拍跳起欢乐的舞蹈。佤族舞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敲木鼓和甩发。佤族女青年在跳舞时常常甩动披肩的长发,随着长发的甩动,那戴在颈上的银项圈也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构成了和谐的画面。

佤族的服饰体现了本民族的传统特点。男子用黑布或红布包头,上身穿无领短衣,裤子短而宽大,身佩长刀,青年男于颈带竹藤圈。妇女穿无领短衣,下穿围裙,小腿上缠裹腿布并套若干藤圈。头戴银(或篾)箍,耳戴大银环,并有红黑线穗。颈戴银项圈和料珠数串,腰围几道藤圈,腕戴银镯。

佤族是一个具有勇武精神的民族。佤族人民曾经和其他民族一起,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沧源班洪佤族反抗英帝国主义侵占银铅矿的“ 班洪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组成抗英武装,狠狠打击侵略者,他们“宁可战,决不投降”的斗争精神,令英国侵略者闻风丧胆。他们的英勇斗争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保卫了边疆的和平安宁。

习俗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敬给客人的酒,客人一定要喝,而且要尽力喝干,以表示心地坦诚,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意为敬祖。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佤族民间有不知心,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每逢儿子出门,客人离去,主人还要打“送亲礼”。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先喝一口,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以表示亲情、友谊永远不忘。

禁忌: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

食俗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也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用木难现吃现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有猪、牛、鸡。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虫的习惯。

一些地区的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更食用竹蛹、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红毛虫、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一般时都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盐、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两头封口,留出数个小孔,供野蜂进出,放在森林或屋椽下,使其繁殖酿蜜,每年割2、3次,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普遍喜饮酒,喝苦茶。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泡水酒”。常饮泡水酒不但于身体无害,反而有益健康。近几十年低族才开始饮用烧白酒。

佤族更爱喝苦茶。有的苦茶熬得很农,几乎成了茶膏。苦茶虽然味苦,但喝后有清凉之感。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口中都嚼一块槟榔。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据称嚼槟有健齿作用。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节庆

佤族过去普遍信奉万物有灵原始教,有部分地区的佤族信奉佛教,差不多所有节日都伴有祭祀活动。传统的祭祀活动除杀鸡杀猪外,还要进行特有的剽牛。如:播种节(佤历气艾月,公历三月)全寨人聚居在一起进行剽牛,剽牛仪式由捐牛的主人主持。届时由主人持铁剽刺进牛的心脏使其致,而后把牛肉均分到客户祭祖。牛骨归主人,牛头骨被视为富有的标志。祭祖仪式后,全家吃午餐,开始播种旱谷。

“崩南尼”是舌烛旧迎新的年节,要选在佤历一年最后一月的祭亥日,当夜四更,全寨的头人、青壮年男子,都要集聚到寨王家,并凑钱买猪、鸡各一只宰杀,各家用小篾桌端去一盆糯米饭、一块粑粑等给寨王拜年,祭神灵和祖先。后互赠粑粑,互相祝贺。天亮时祭神树,并开始打猎、捞鱼虾,以求新的一年里交下好运。

其他节日如接新水节、取新火、拉木鼓等活动,都要杀鸡、杀猪祭祀。其中拉木又的祭祀规模较大,整个过程要十余天,需全家一起置酒庆贺,拉木鼓前后不得吃姜,还能用芭蕉叶盛饭,还能使用碗筷等。

沧源崖画

在沧源县境内勐省、曼帕、曼坎等地海拔2000余米的山崖上,至今仍保留着10余处古代崖画,距今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这些崖画图案皆呈红色,绘画的染料多采用当地所产的赤矿粉,用牛血调和制成。崖画内容以舞蹈和狩猎场面居多,也有生产劳动,原始宗教祭祀的情景。在一块长30米的山崖上,舞蹈、狩猎人物及牛、猴、鸟等动物图像多达数百种,体态形象逼真。还有一幅类似庆祝胜利凯旋的场景,一群胜利归来的人们手执兵器,驱赶着猪羊,分成若干队伍走回村寨。村寨用一椭圆线条围成,内有多座干栏式房屋。崖画中,还有叠立罗汉、头顶长杆、弄丸、舞流星等“杂技”表演的画面。崖画表现手法古朴独特,画人体多勾勒成三角形,面部不细绘五官,仅通过四肢部位表现出人体的动作、体态与感情。描绘动物也省略细部,粗线条地勾勒出角、尾、耳等。

沧源崖画分布在佤族聚居区,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之地。崖画上的人物图像,被佤族人们奉为“仙人”。千百年来,每逢旱季或年节,佤族和当地居住的其他民族都要到岩画地点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点燃香烛,摆上象征吉祥的祭品,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拉木鼓

在佤族的各种器物中,最神圣、尊贵之物莫过于木鼓。

过去,佤族笃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举行多次大型的“祭鬼”仪式。于是木鼓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祭祀工具。拉木鼓是一项整个村寨人都要参与的盛大活动。传统的木鼓以红椿、红色树为原材料,长约200厘米,直径约70厘米,鼓身挖一条长约150厘米,宽约15厘米的直槽:中是掏空,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周围留有空隙,起共鸣作用。每个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对以上的木鼓,较小者称“公鼓”,较大者称“母鼓”,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置于两根横木之上,以防潮湿。较大的村寨,有数个木鼓房和数十个木鼓。大约一两年就需要更换新木鼓。制作新木鼓时,首先需要从森林中拉回一段大树干,称之“拉木鼓”。

拉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般在阳历1月间进行。届时,魔巴(巫师)鸣枪并敲击召集村寨群众。举行祭祀和剽牛活动。制作木鼓,大约要6至10天时间。

古往今来,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时,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要击鼓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多为一人敲打,也可数人合击)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20世纪70年代以后,木鼓经过改制,成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登上了新时代的文艺舞台。

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

佤族妇女装饰别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标志着佤族人粗犷、豪放的坚强性格。

相对来说,男子服饰除包黑色包头上没有什么特别。但喜欢纹身,其中多数在胸脯刺牛头,手腕刺鸟,腿上刺山林图案。外出,常挎花布袋,佩戴长刀或火枪,给人以雄壮威武之感。

而妇女们的装束特点分明与众不同。最突出的是头戴宽约3公分左右的银箍,留长发;身着靛青色无领大襟右衽及横条花筒裙。腰系红布宽腰带和数十根细藤圈。耳挂垂肩圆形大耳环,颈戴银质大项圈,细项链。上了年纪的人,喜欢戴长约五公分伞状大耳筒,筒顶还刻有各种花纹。有的妇女在耳筒内插上香花香草,有的放上人民币,出门赶集,随用随取,很是便利。

在佤族聚居区西盟,无论家庭贫富妇女们都有一副宽手镯,长年套在手腕上。相传,从前阿佤山的原始森林里常有野熊出没,野熊有个特性,抓住人不放手。一天,一个美貌的佤族姑娘上山采集,碰上了野熊,躲避不及,聪明的姑娘赶忙从竹篮里拿出饮水的竹筒,套在手上,大胆沉着地迎上去,让野熊握住。野熊自以为猎物到手,竟飘飘然起来,姑娘乘机悄悄从竹筒抽出来,化险为夷。从此,姑娘们外出将竹筒套在手腕上,以防不测,久之,竹筒就演变成宽手镯了。手镯宽约五公分,多用白银制成。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种图案花纹,美观闪亮,是佤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