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皇帝自秦以来

太原国王西装定制-贵阳国王西装高级定制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特 2年 2、李流 l年。3、李雄 30年 4、李班 l年 5、李期 3年 6、李寿 5年 7、李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渊 6年 2、刘和 l年 3、刘聪 8年 4、刘l杰 l年 5、刘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勒 l5年 2、石弘 l年 3、石虎 l5年 4、石世 l年 5、石遵 l年 6、石祗 ?年 7、冉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健 4年 2、符生 3年 3、符坚 27年 4、符丕 2年 5、苻登 9年 6、符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茂 5年 2、张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苌 8年 2、姚真 22年 3、姚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跋 22年 2、冯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光 13年 2、吕绍 l年 3、吕篡 1年 4、吕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暠 17年 2、李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建 12年。 二、王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升 7年。 二、李璟 l9年。 三、李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隐 12年。 二、刘 ?6?9 32年。 三、刘玢 1年。 四、刘晟 l6年。 五、刘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佐 6年。 四、钱倧 l年。 五、钱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崇 4年。 二、刘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秦始皇之前的皇帝

从秦皇岛现在的皇帝分别如下: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2、惠帝盈 7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3 中国历代皇帝表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4 中国历代皇帝表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5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32年。

6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名字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 32年。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狄仁杰是哪个皇帝时期的宰相

C,武则天

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他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仪凤元年(676年),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千之诛。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张释之廷诤,罪止弃市。魏文将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谏,亦见纳用。且明主可以理夺,忠臣不可以威惧。今陛下不纳臣言,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古人云:‘假使盗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侍御史,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任职期间,狄仁杰恪守职责,对一些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调露元年(679年),司农卿韦弘机作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宽敞壮丽。狄仁杰上奏章弹劾韦弘机引导皇帝追求奢泰,韦弘机因此被免职。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狄仁杰毫不留情的揭露其为非作歹的罪行,请求交付法司审理。唐高宗想宽容包庇王本立,狄仁杰以身护法:“国家虽乏英才,岂少本立辈!陛下何惜罪人以亏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请弃臣于无人之境,为忠贞将来之戒!”王本立最终被定罪,朝廷肃然。后来,狄仁杰官迁度支郎中,唐高宗准备巡幸汾阳宫,以狄仁杰为知顿使,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妒女祠,征发数万人别开御道。狄仁杰说:“天子之行,千乘万骑,风伯清尘,雨师洒道,何妒女之害耶?”,俱令作罢,免除了并州数万人的劳役。唐高宗闻之赞叹说“真大丈夫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其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抚和戎夏,内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为他勒碑颂德。是年御史郭翰巡察陇右,宁州歌狄刺史者盈路,郭翰返朝后上表举荐,狄仁杰升为冬官(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狄仁杰针对当时吴、楚多*词的弊俗,奏请焚毁祠庙1700余所,唯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减轻了江南人民的负担。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政,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响应,武则天平定了这次宗室叛乱后,派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当时,受越王株连的有六、七百人在监,籍没者多达5000人。狄仁杰深知大多数黎民百姓都是被迫在越王军中服役的,因此,上疏武则天说:“此辈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诖误。”武则天听从了他的建议,特赦了这批囚,改杀为流,安抚了百姓,稳定了豫州的局势。其时,平定越王李贞的是宰相张光弼,将士恃功,大肆勒索。狄仁杰没有答应,反而怒斥张光弼杀戮降卒,以邀战功。他说:“乱河南者,一越王贞耳。今一贞而万贞生。”“明公董戎三十万,平一乱臣,不戢兵锋,纵兵暴横,无罪之人,肝脑涂地。”“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如得上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如归。”狄仁杰义正辞严,张光弼无言可对,但怀恨在心,还朝后奏狄仁杰出言不逊。狄仁杰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入为洛州司马。

狄仁杰的才干与名望,已经逐渐得到武则天的赞赏和信任。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身居要职,狄仁杰谨慎自持,从严律己。一日,武则天对他说:“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谮卿者乎?”狄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臣不知谮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武则天对他坦荡豁达的胸怀深为叹服。

狄仁杰官居宰相,参与朝政之时,也正是武承嗣显赫一时,踌躇满志之日。他认为狄仁杰将是他被立为皇嗣的障碍之一。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问即承反者例得减。”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反”,狄仁杰出以非常之举,立刻服了罪:“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得到满意的口供,将狄仁杰等收监,待日行刑,不复严备。狄仁杰拆被头帛书冤,置棉衣中,请狱吏转告家人去其棉。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得其冤状,持书上告。武则天召狄仁杰等“谋反”的大臣面询:“承反何也?”狄仁杰从容不迫地答曰:“向若不承反,已于鞭笞也。”又问:“何为做谢表?”答曰:“臣无此表。”武则天令人拿出谢表,才弄清楚是伪造的。于是下令释放此案7人,俱贬为地方官。狄仁杰被贬为彭泽令。如此,狄仁杰运用自己的才智机谋里逃生。以后,武承嗣欲根除后患,多次奏请诛之,都被武则天拒绝。

在彭泽(今江西彭泽)令任内,狄仁杰勤政惠民。赴任当年,彭泽干旱无雨,营佃失时,百姓无粮可食,狄仁杰上奏疏要求朝廷发散赈济,免除租赋,救民于饥馑之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河北震动。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狄仁杰到职后,改变了前刺史独孤思庄尽趋百姓人城,缮修守具的作法,让百姓返田耕作。契丹部闻之引众北归,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灾难。当地百姓歌颂之,相与立碑以记恩惠。不久,狄仁杰升任幽州都督。

狄仁杰的社会声望不断提高,武则天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赐给他紫袍、龟带,并亲自在紫袍上写了“敷政木,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十二个金字。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招回朝中,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此时,狄仁杰已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但他深感个人责任的重大,仍然尽心竭力,关心社会命运和国家前途,提出一些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建议或措施,在以后几年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数次使人游说太后,请立为太子。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当时,大臣李昭德等也曾劝武则天迎立李显,但没有为武则天接受。对武则天了解透彻、洞烛机微的狄仁杰从母子亲情的角度从容地劝说她:“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武则天说:“此朕家事,卿勿预知。”狄仁杰沉着而郑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位备宰相,岂得不预知乎?”最终,武则天感悟,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祚得以维系。狄仁杰因此被历代政治家、史学家称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义士。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时太子不行,武则天命狄仁杰知元帅事,亲自给狄仁杰送行。突厥默啜可汗尽杀所掠赵、定等州男女万余人退还漠北,狄仁杰追之不及,武则天改任他为河北道安抚大使。面对战乱后的凋残景象,狄仁杰采取了四条措施:一、上疏请求赦免河北诸州,一无所问,使被突厥驱逼行役的无辜百姓乐于回乡生产。二、散粮运以赈贫乏。三、修驿路以济旋师。四、严禁部下侵扰百姓,犯者必斩。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升为内史(中书令)。这年夏天,武则天到三阳宫避暑,有胡僧邀请她观看安葬舍利(佛骨),奉佛教为国教的武则天答应了。狄仁杰跪于马前拦奏道:“佛者,夷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诡橘,直欲邀致万乘所宜临也。”武则天遂中道而还。是年秋天,武则天欲造浮屠大像,预计费用多达数百万,宫不能足,于是诏令天下僧尼日施钱以助。狄仁杰上疏谏曰:“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在虚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罢免了其役。

作为一名精忠谋国的宰相,狄仁杰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一次,武则天让他举荐一名将相之才,狄仁杰向她推举了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升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曰:“前荐张柬之,尚未用也。”武则天答已经将他提升了。狄仁杰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由于狄仁杰的大力举荐,张柬之被武则天任命为秋官侍郎,又过了一个时期,升位宰相。后来,在狄仁杰后的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趁武则天病重,拥戴唐中宗复位,为匡复唐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狄仁杰还先后举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官员,他们被武则天委以重任之后,政风为之一变,朝中出现了一种刚正之气。以后,他们都成为唐代中兴名臣。对于少数民族将领,狄仁杰也能举贤荐能。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兵败来降,有关部门主张处斩之。狄仁杰认为李楷固有骁将之才,若恕其罪,必能感恩效节,于是奏请授其官爵,委以专征,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果然,李楷固等率军讨伐契丹余众,凯旋而归,武则天设宴庆功,举杯对狄仁杰说“公之功也”。由于狄仁杰有知人之明,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在狄仁杰为相的几年中,武则天对他的信重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名。狄仁杰喜欢面引廷争,武则天“每屈意从之”。狄仁杰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则天不许,入见,常阻止其拜。武则天曾告诫朝中官吏:“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

[编辑本段]3、后世对狄仁杰的纪念

狄仁杰墓位于洛阳市东十二公里的白马寺附近;狄仁杰祠堂碑位于河北大名县孔庄村北。

[编辑本段]4、后世对狄仁杰的评价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编辑本段]5、与狄仁杰相关的文学作品

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如《狄公案》。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更是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开始接触中国通俗小说,偶获一本《狄公案》,被深深吸引,于是将其翻译为英文,于1949年在东京出版。高罗佩只翻译了这本书的前30回“三大奇案”即古本《狄公案》部分,后34回疑是另一作者参考《武则天外史》或《则天外史》在古本《狄公案》后续加的(未写一案,主要情节可谓“秽乱春宫”,格调低下,所以他没有翻译)。

译本出版后,许多读者要求高罗佩搜寻同类的中国小说翻译出版,高罗佩深感此举殊为不易,因为“要找到一本同时适合现代中国人和西方人口味的此类小说相当困难”(引自《大唐狄公案》作者自序),于是他着手重新创作狄仁杰断案的故事,共写了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在西方风靡一时,不断再版。《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在上世纪(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由陈来元等人译为中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2006年3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再版时更名为《大唐狄公案》。

《大唐狄公案》

作者:高罗佩(荷兰);这是西方汉学大师经典之作,列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学生必读书目。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为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作者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的“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20世纪50年代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译成10余种文字。

高罗佩,荷兰职业外交官,通晓15种语言,主要任职于远东各国。他曾评价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高罗佩对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十分痴迷。他20岁习中国书法,且终生不辍;他研究中国古琴,师从古琴大师叶诗梦,并与于右任、冯玉祥等组织天风琴社;他写中国旧体诗词,与郭沫若、徐悲鸿等大师都有唱和;齐白石、沈尹默等人的画上也有他的上款。《大唐狄公案》的插图均为他自己所画。1943年,高罗佩任荷兰驻重庆使馆一秘,与同在使馆工作的中国洋务大臣张之洞之外孙女水世芳结为伉俪。

他一生研究当学著作颇丰,学琴,著有《中国琴道》,考证中国文献中的猿,亲自饲养猿,著有《长臂猿考》,出版《书画鉴赏汇编》,教西方人辨识中国文物;编《东皋禅师集刊》,翻译陆时化的《书画说铃》。

他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是中国古代性文化,写下《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而大型推理探索小说集《大唐狄公案》则是一部在东西方读者中影响最大的书。

《大唐狄公案:上卷》

作者自序

《大唐狄公案》及荷兰作者高罗佩

前言(一)

前言(二)

狄公年表

黄金案

五朵祥云

红丝黑箭

雨师秘踪

四漆屏

湖宾案

断指记

朝云观

莲池蛙声

铜钟案

黑狐狸

御珠案

《大唐狄公案:下卷》

跛腿乞丐

真假宝剑

玉珠串

红阁子

迷宫案

紫光寺

太子棺柩

除夕疑案

铁钉案

飞虎团

柳园图

广州案

作者后记

网评《大唐狄公案》

《狄公案》

作者:(清)佚名 著,王玉杰 校点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狄公案》描写了狄仁杰在州、县及京都任上,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不凡经历。作者笔下的狄公有别于传统公案小说中的“青天大老爷”形象,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思维缜密,注重细节,分析推理,环环相扣,从不主观妄断,无论多么复杂凶险的案件,一经他手,均可神奇破获。一生断案无数,被中外的读者称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狄公案》版本较多,此次整理是以清光绪庚寅十六年(1890)上海书局石印本《绣像武则天四大奇案》为底本、锦章书局民国28年(1939)的《绣像仿宋本武则天奇案》为参照本进行。在参照本的第十五回和第三十五回的结尾分别载有《马词开篇》和《弹词开卷》,因与作品内容无内在联系,故删去不表,特作说明。

[编辑本段]6、与狄仁杰有关的影视作品

电视连续剧《狄仁杰断案传奇》第一部

原著:高罗佩

编剧:梁枫 导演:孙伟

演员:孙承政饰狄仁杰,王为念饰乔泰,孟耿成饰陶荣

片长:十四集电视连续剧

制片:太原电视台录制

介绍:这是1986年版的《狄仁杰断案传奇》,也是最早的一版,全剧由五个故事组成,包括:1. 玉珠串,2. 黄金案,3. 莲花池, 4. 断指记,5. 四漆屏。

这一部忠实于原著,人物刻画细致生动,尤其突出了狄仁杰精湛的推理和机智的判案手法,以及体察民情、以民为重的精神,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而除了狄仁杰,本剧对其中的乔泰、陶荣、洪参军、小书童等人物的性格描绘也是十分到位,不但丰富了剧情,更使得狄仁杰的人物形象更加人性化,深受观众喜爱。

电视连续剧《狄仁杰断案传奇》第二部

导演:刘远东

主演:马昌钰,孙承政,雍和平等

这是一个被今人称为“东方福尔摩斯”的传奇故事。狄仁杰唐代扶佐武则天进行朝政改革的一代名相,山西太原狄村人。他居官清正,体察民情,除恶扶善,断案如神。出任太原大理寺丞期间,侦破疑案无数,名扬海内,流芳千秋。

狄仁杰断案传奇第二部以《狄仁杰与武则天传奇》《京师案》《铜钟案》《棋谱案》四个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组成,展示了盛唐时期丰富中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刻画了比西方福尔摩斯早一千年的唐代名相狄仁杰利用逻辑推理进行勘案的聪明才智和历史业绩。

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系列

导演:钱雁秋(一、二、三部) 张文玲(第三部)

编剧:钱雁秋

监制:汪国辉、谭湘江

一百一十八集(第一部 三十集;第二部 四十集;第三部 四十八集)

类型:侦探、推理、悬疑剧

领衔主演

梁冠华 饰 狄仁杰

张子健 饰 李元芳

吕中 饰 武则天

须乾 饰 曾泰

第一部:唐朝圣历年间,武则天登上帝位,突厥战争结束,举国上下迎接突厥和使团的到来。然而议和使团刚一入境,便被一股匪徒全部杀,而匪徒假冒的使团却混进长安,登堂入室,于是一个旨在重新挑起战乱的巨大阴谋开始实施了……《武朝迷案》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包含了“使团惊魂”、“蓝杉记”、“滴血雄鹰”等三个故事,各个故事环环相扣,且看神探狄仁杰如何破解离奇迷案。

第二部:《边关疑影》(崇州案)唐武则天年间,契丹犯境,烽烟迭起。奉命出征御敌的两万人,在绕道敌后的军事作战中,遭逢不幸神秘失踪,导致十万主力全军覆没。狄仁杰奉命主持侦破挫败原因。然而,对手奸诈诡谲,案情迷离百变,各色人等像走马灯一样,神出鬼没;狄仁杰大智大勇,一起、引发战祸的巨大阴谋被揭开……《蛇灵》(蛇灵案)崇州案告契后,蛇灵逆党的销声匿迹隐遁江湖。睿智的狄仁杰敏锐地洞察到了平静背后的波澜。一场刺杀与保卫皇帝的激烈较量浮出水面,狄仁杰深入虎穴,与蛇灵逆党斗智斗勇,挫败了蛇灵逆党水淹朝廷的阴谋诡计……《白色江州》(江州案)狄公奉命致仕江州,江州薛府恶奴追捕逃逸妇子锦娘,锦娘奋身跳江被狄公救起;狄仁杰明查秋毫发现了薛府上的种种异常,然江州不断有血案发生,狄仁杰顺藤摸瓜,敲山夺虎,挖出了真正危害百姓的恶魔,破获了一个发生在十年前的弥天巨案……

第三部:《凉州案(黑衣社)》《漕渠魅影(邗沟案)》

第四部:剑南奇案》《雪峰天火》《绝域迷情》

内容提要:该剧讲述了唐朝武则天时代的三段离奇案件。狄公奉旨巡查剑南道,与李元芳、曾泰微服来到益州城,恰值益州发生大案,城中上百名银匠失踪,狄公深入民间了解案情,在离益州几十里外的乌县找到了失踪的银匠,随着案情逐步清晰,盘踞在益州的巨贪集团也浮出水面。最终,狄公惩奸除恶。武则天临幸云南,恰遇圣母峰顶燃烧起熊熊烈火。当地官员前去查看,发现火中有一块玉板天书,上面说:此火乃是玄天圣火,等候有大福大贵之人进入圣火之中,便可以到达仙境,成仙得道。武则天闻讯前往膜拜,不料遇难。狄公临危受命,经过艰苦卓绝的调查,终于率军破获逆党,救出了皇帝。月氏国王差斥寿诞,武则天派遣狄公为使者,率李元芳、曾泰前往道贺。从月氏王妃的口中,狄公得知,国王差斥暴毙。狄公为国王验尸,发现差斥是被一种无色无味的烈性毒药毒的。狄公与李元芳和曾泰冲破重重阻碍,将阴谋反叛组织一网打尽

电视连续剧《神断狄仁杰》

主演:王姬,寇世勋,牛莉等

剧情简介:多年服伺武则天的贴身宫女阿香突然刺杀女皇,未遂被杀,心有余悸的武则天却不相信阿香是真正的凶手,她连夜颁旨让大理寺迅速查清妄想谋杀她的真正元凶。谁知,查案才刚刚开始,御医徐大夫就吊在自己的房中,阿香的尸体也不翼而飞。

面对危难,狄仁杰接受武则天的任命追查凶手,在为武则天接风的酒宴上,忠厚老实的乔泰突然发疯,武则天险些在混乱中丧命。

透过血雨腥风的厮杀中,狄仁杰终于发现:陶甘的新娘竟是对手派来的杀手。与陶甘情同父子的狄仁杰内心很是痛苦,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过后,狄仁杰断定凶手就在自己的身边,为捉拿凶手,他不惜甘冒生命危险去诱使凶手现身。

面对错综复杂的连环案,狄仁杰巧设妙计引出了设计谋杀的元凶——太原知府计中。狄仁杰在审问计中时又发现新的疑点,狄仁杰在不能惊动官方的情况下,组织村民护着女皇启程回京,谁知半路武则天与婉儿被劫,狄仁杰将计就计顺藤摸瓜,揪出了几十年前没有破获的弥天巨案,牵扯出一连串的无头公案……

电视连续剧《盛世仁杰》

原名:《狄仁杰》、《盛世仁杰》、《狄仁杰传奇》

制作:香港TVB

类型:古装剧情

监制:梁材远

主演:郑则士、陈锦鸿、郭羡妮、廖碧儿、李香琴、唐 宁、黎耀祥

无线电视翡翠台首播

播出时期 2008年12月8日-2009年1月2日

演员表:

郑则士 饰 狄仁杰

郭羡妮 饰 曹 月

廖碧儿 饰 狄青鸾

高钧贤 饰 狄光远

吴诺弘 饰 狄景辉

陈秀珠 饰 武则天

黎耀祥 饰 武承嗣

黄嘉乐 饰 武延德

黄长兴 饰 武延明

陈锦鸿 饰 宋庭钰

唐 宁 饰 上官婉儿

剧情简介:狄仁杰官拜宰相,有青天之名,不少冤狱苦主都来跪拜恳求,请宰相为他们伸冤翻案。狄仁杰也尽心竭力查,以还苦主一个公道。京城接二连三发生神秘疑案,狄仁杰百思不得其解,原来这个案件背后都由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主使,而他的目标更直指太子之位,实行要把李家的唐氏天下,落入武氏手中。狄仁杰面对着这些盘根错节的疑案,应如何落幕?又如何替苦主洗雪冤情?

**《血溅画屏》

**:血溅画屏

导演:张其昌

编剧:邵立成 张其昌

主演:孙重亮 温谦 张九妹 王文升 戈冶均

上映:1986年

地区:中国大陆

颜色:彩色

类型:剧情片

《血溅画屏》根据高罗佩所著《大唐狄公案》中的著名章节《四漆屏》改编。

某夜,唐云州刺史滕侃的夫人银莲被人奸杀;同晚,丝绸大贾柯兴元也在众目睽睽之下投河身亡。两起命案,错综复杂。

彭泽县令狄仁杰升任濮阳刺史,携亲随乔泰赴任途经此地,恰遇滕侃正审理此案。滕侃脑疾发作,请狄公代为审理。

根据柯家药铺掌柜冷秋提供的线索,狄公查出在柯兴元前曾断言他“六个时辰之内,必有血光之灾”的算卦先生卞半仙是受人重金收买,收买他的人竟是提供线索的冷秋。狄公来到药铺,追问之下,冷秋承认曾付给卞半仙“巨金”,又说出他准备送给柯夫人一幅荷花画,证实了滕侃认为“柯兴元不是自杀”的判断。但凶手是谁难以断定,狄公凭借乔泰的武功,打进被滕侃怀疑的“黑大将”所开的“将军店”,周旋于流氓、扒手、中间。一个绰号“秀才”的帐房肖亮,送给女管家艳香一支银簪,银簪是从一具女尸头上扒来的,一直冷眼旁观的狄仁杰从簪上有银色莲花推断出者就是银莲。

狄公连夜赶到州衙,不料滕侃却坚持说银莲是自己的脑疾发作时失手,这使狄公对滕侃产生怀疑。一个叫坤山的酒徒,要求狄公主仆利用冷秋与一女人的暖昧关系,敲诈一笔钱,狄公认为这女人可能就是柯夫人,便将计就计,冷秋果然答应付钱,但矢口否认之事。

狄公决定搜查柯家,终于在柯氏床下找到了柯兴元的尸体,那么,假装柯兴元投河的是谁?狄公再访将军店,得知银莲前曾和一个青年两次到翠花旅店幽会。为查明真相,狄公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终于查出奸杀银莲的坤山和通奸合谋杀亲夫的柯夫人及肖亮,释放了无辜者。

疑案侦破,伪善的滕侃却对狄公深深怀恨,狄公揭露了滕侃自愿承担杀妻罪责的真正原因,使其阴暗心理暴露无遗。

五代十国分别有哪些皇帝?

成汉

成始祖

(成太宗追崇) 景帝 李特

成太宗 武帝 李雄 302年—334年

哀帝 李班 334年

幽公(废为巩都县公) 李期

334年—338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献帝

(汉中宗追崇) 李骧

汉中宗 昭文皇帝 李寿 338年—343年

李势(封归义侯) 343年—347年

汉赵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汉高祖

(汉高宗) 光文皇帝 刘渊 304年—310年

戾太子 刘和 310年

汉烈宗 昭武皇帝 刘聪 310年—318年

隐皇帝 刘粲 318年

靳准 318年—319年

前赵

景皇帝 刘亮

献皇帝 刘广

懿帝 刘防

宣成皇帝 刘绿

末帝 刘曜 319年—328年

刘熙 328年—329年

后赵

宣帝 石邪

后赵世宗 元帝 石周曷朱

后赵高祖 明帝 石勒 319年—333年

石弘

(被废为海阳王) 333年—334年

后赵太宗 孝帝 石寇觅

后赵太祖 武帝 石虎 334年—349年

石世

349年

石遵

(本为彭城王) 349年

石鉴

(本为义阳王) 349年—350年

石祗

(本为新兴王) 350年—351年

[编辑]

[1]

姓名 在位时间

石鉴 350年

1^ 350年石鉴在位时,后赵国号一度被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石闵改为卫。

[编辑]

前凉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武王

武穆王 张轨 301年—314年

前凉高祖 明王

成烈王

昭王 张寔 314年—320年

前凉太宗 成王 张茂 320年—324年

前凉世祖 文王(忠成公) 张骏 324年—346年

桓王(敬烈公) 张重华 346年—353年

哀公 张耀灵 353年—354年

威王 张祚 354年—355年

敬悼公

冲王 张玄靓 355年—363年

前凉后主 悼公 张天锡 363年—376年

[编辑]

后凉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景昭王 吕婆楼

后凉太祖 懿武皇帝 吕光 386年—399年

隐王 吕绍 399年

灵帝 吕纂 399年—401年

文帝

(建康公追崇) 吕宝

吕隆(封建康公) 401年—403年

[编辑]

西凉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景王 李弇

简王 李昶

西凉太祖 武昭王 李暠 400年—417年

李歆 417年—420年

李恂 420年—421年

[编辑]

南凉

[编辑]

河西部

姓名 在位时间

秃发匹孤 210年—231年

秃发寿阗 231年—252年

秃发树机能 252年—271年

秃发务丸 271年—308年

秃发推斤 308年—340年

秃发思复鞬 340年—397年

[编辑]

南凉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南凉烈祖 武王 秃发乌孤 397年—399年

康王 秃发利鹿孤 399年—402年

景王 秃发傉檀 402年—414年

[编辑]

北凉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段业(建康公) 397年—401年

武宣王 沮渠蒙逊 401年—433年

哀王 沮渠牧犍 433年—439年

沮渠无讳[2] 439年—444年

沮渠安周[3] 444年—460年

2^ 、3^ 一般以沮渠牧犍出降为北凉灭亡以及北朝之开始,沮渠无讳及沮渠安周只被视为流亡政权,其政权被称作高昌北凉、北凉高昌、沮渠高昌或前高昌。

[编辑]

前燕

[编辑]

慕容部

姓名 在位时间

慕容焉(莫护跋) 238年—245年

慕容木延 245年—271年

慕容涉归 271年—283年

慕容耐 283年—285年

慕容廆 285年—307年

[编辑]

前燕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前燕高祖 武宣皇帝

(追尊,在位时称辽东公) 慕容廆 307年—333年

前燕太祖 文明皇帝 慕容皝 333年—348年

前燕烈祖 景昭皇帝 慕容儁 348年—360年

幽皇帝 慕容暐(纬) 360年—370年

[编辑]

后燕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燕世祖 成武皇帝 慕容垂 384年—396年

慕容详

(本为开封公) 397年—320年

慕容麟

(本为赵王) 397年

兰汗

(本为昌黎王) 398年

后燕烈祖(后燕烈宗) 惠愍皇帝 慕容宝 396年—398年

后燕中宗 昭武皇帝 慕容盛 398年—401年

昭文皇帝 慕容熙 401年—407年

惠懿皇帝 慕容云(高云) 407年—409年

[编辑]

西燕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慕容泓

(本为济北王) 384年

威帝 慕容冲 384年—386年

段随 386年

慕容顗

(又作慕容凯) 386年

慕容瑶

(又作慕容望) 386年

慕容忠 386年

慕容永

(本为河东王) 386年—394年

[编辑]

北燕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惠懿皇帝 高云(慕容云) 407年—409年

元帝 冯和

宣帝 冯安

北燕太祖 文成皇帝 冯跋 409年—430年

昭成皇帝 冯弘 430年—436年

[编辑]

南燕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南燕世祖(南燕世宗) 献武皇帝 慕容德 398年—405年

穆帝

(慕容超追崇) 慕容纳

慕容超 405年—410年

[编辑]

胡夏

[编辑]

铁弗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刘去卑 260年—272年

元皇帝 刘诰升爰(刘诰汁爰)(刘训兜) 272年—309年

景皇帝 刘乌路孤(刘虎)(刘武) 309年—341年

宣皇帝 刘务桓(刘豹子) 341年—356年

刘阏陋头 356年—358年

刘悉勿祈 358年—359年

夏太祖 桓皇帝 刘卫辰 359年—391年

[编辑]

胡夏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夏世祖 武烈皇帝 赫连勃勃 407年—425年

赫连昌 425年—428年

赫连定 428年—431年

[编辑]

前秦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惠武皇帝

(前秦高祖追崇) 苻洪

前秦高祖

(初諡世宗) 明帝 苻健 350年—355年

厉王(降封为王) 苻生

355年—357年

文桓皇帝

(前秦世祖追崇) 苻雄

前秦世祖 宣昭皇帝 苻坚 357年—385年

苻宏 未即位

哀平皇帝 苻丕 385年—386年

前秦太宗 高帝 苻登 386年—394年

苻崇 394年

[编辑]

后秦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秦始祖 景元皇帝 姚弋仲

魏武王 姚襄

后秦太祖 武昭皇帝 姚苌 384年—393年

后秦高祖 文桓皇帝 姚兴 393年—416年

姚泓 416年—417年

[编辑]

西秦

[编辑]

陇西部

姓名 在位时间

乞伏佑邻 265年—?年

乞伏结权

乞伏利那

乞伏祁埿

乞伏述延

乞伏傉大寒

乞伏司繁 ?年—385年

[编辑]

西秦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西秦烈祖 宣烈王 乞伏国仁 385年—388年

西秦高祖 武元王 乞伏乾归 388年—400年

409年—412年

西秦太祖 文昭王 乞伏炽磐 412年—428年

乞伏暮末 428年—431年

[编辑]

冉魏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元皇帝 冉隆

冉魏烈祖 高皇帝 冉瞻

武悼天王

平帝 冉闵 350年—352年

冉智 352年

[编辑]

北晋

姓名 在位时间

司马顺宰 414年

[编辑]

代国

庙号[4]。 諡号[5] 姓名 年号 领导年代

成皇帝 拓跋毛 前207年-前204年

节皇帝 拓跋贷 前204年-前175年

庄皇帝 拓跋观 前175年-前130年

明皇帝 拓跋楼 前130年-前81年

安皇帝 拓跋越 前81年-前41年

宣皇帝 拓跋推寅 前41年-13年

景皇帝 拓跋利 13年-55年

元皇帝 拓跋俟 55年-105年

和皇帝 拓跋肆 105年-114年

定皇帝 拓跋机 114年-159年

僖皇帝 拓跋盖 159年-180年

威皇帝 拓跋侩 180年-209年

献皇帝 拓跋邻 209年-213年

圣武皇帝 拓跋诘汾 213年-218年

代始祖

(西魏文帝改为太祖) 神元皇帝 拓跋力微 219年-277年

文皇帝 拓跋沙漠汗 277年-?年

章皇帝 拓跋悉鹿 ?年-286年

平皇帝 拓跋绰 286年-293年

思皇帝 拓跋弗 293年

昭皇帝 拓跋禄官 294年-307年

桓皇帝 拓跋猗? 295年-305年

穆皇帝 拓跋猗卢 295年-316年

拓跋普根 316年

拓跋某某[6] 316年

代太祖 平文皇帝 拓跋郁律 316年-324年

惠皇帝 拓跋贺傉 324年-325年

炀皇帝 拓跋纥那 325年-329年、335年-337年

烈皇帝 拓跋翳槐 329年-335年、337年-338年

代高祖 昭成皇帝 拓跋什翼犍 建国 338年-376年

4^ 所有庙号是由北魏太祖拓跋珪所追崇的。

5^ 所有諡号是由北魏太祖拓跋珪所追崇的。

6^ 缺名,遗腹子,出生后不久夭折。

[编辑]

西蜀

姓名 在位时间

谯纵 405年—413年

[编辑]

五代十国

[编辑]

五代

[编辑]

后梁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梁肃祖 宣元皇帝 朱黯

后梁敬祖 光献皇帝 朱茂琳

后梁宪祖 昭武皇帝 朱信

后梁烈祖 文穆皇帝 朱诚

后梁太祖 圣孝皇帝 朱温 907年—912年

朱友珪(本为郢王) 912年—913年

朱友贞 913年—923年

[编辑]

后唐

[编辑]

沙陀(晋)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乙毗咄陆可汗

沙陀金山

辅国

骨咄支

朱邪尽忠

后唐懿祖 昭烈皇帝 朱邪执宜

后唐献祖 文景皇帝 李国昌(朱邪赤心)

后唐太祖 武帝 李克用

[编辑]

后唐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唐庄宗 闵孝皇帝 李存勗 923年—926年

后唐惠祖 孝恭皇帝 李聿

后唐毅祖 孝质皇帝 李教

后唐烈祖 孝靖皇帝 李琰

后唐德祖 孝成皇帝 李霓

后唐明宗 钦孝皇帝 李嗣源(李亶) 926年—933年

闵皇帝 李从厚 933年—934年

李从珂 934年—937年[7]

注释:

^ 李从珂於后唐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自焚而,合阳历937年1月11日,

[编辑]

后晋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晋靖祖 孝安皇帝 石璟

后晋肃祖 孝简皇帝 石彬

后晋睿祖 孝平皇帝 石昱

后晋献祖(宪祖) 孝元皇帝 石绍雍

后晋高祖 德孝皇帝 石敬瑭 936年—942年

出皇帝 石重贵 942年—946年

[编辑]

后汉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汉文祖 明元皇帝 刘湍

后汉德祖 恭僖皇帝 刘昂

后汉翼祖 昭宪皇帝 刘僎

后汉显祖 章圣皇帝 刘琠事

后汉高祖 肃孝皇帝 刘知远 947年—948年

隐皇帝 刘承佑 948年—950年

刘贇 未即位

[编辑]

后周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周信祖 睿和皇帝 郭璟

后周僖祖 明宪皇帝 郭谌

后周义祖 翼顺皇帝 郭蕴

后周庆祖 章肃皇帝 郭简

后周太祖 武孝皇帝 郭威 951年—954年

后周世宗 孝文皇帝 柴荣(郭荣) 954年—959年

恭皇帝 柴宗训(郭宗训) 959年—960年

[编辑]

十国

[编辑]

吴越

(904年-978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吴越太祖 武肃王 钱镠 904年—932年

吴越世宗 文穆王 钱元瓘 932年—941年

吴越成宗 忠献王 钱弘佐 941年—947年

忠逊王 钱弘倧 947年—948年[8]

忠懿王 钱弘俶 948年—978年

注释:

^ 钱弘倧於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日因政变被废,合阳历948年2月12日,其后钱弘俶始继位。

[编辑]

闽国及闽国灭亡后的割据势力

[编辑]

(909年-945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王潮[9] 893年[10]—898年[11]

闽太祖 忠懿王

昭武王[12]

昭武孝皇帝[13] 王审知 909年[14]—925年

王延翰 925年—927年[15]

闽太宗

闽惠宗[16] 惠帝

明孝皇帝 王延钧 927年—935年

闽康宗 大弘孝皇帝 王继鹏 935年—939年

闽景宗 大孝皇帝 王延羲 939年—944年

朱文进 944年—945年[17]

恭懿王(封福王)[18] 王延政[19] 945年

[编辑]

(943年-945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恭懿王(封福王) 王延政 943年—945年

[编辑]

清源节度使

[20]

姓名 在位时间

留从效 949年[21]—962年

留绍鎡[22] 962年

张汉思[23] 962年—963年

陈洪进 963年—978年

注释:

^ 王潮只有在去世后为唐政府赠为司空,并未称王,也没有任何庙号及谥号,然而王潮才是闽国真正的奠基者。

^ 本年为王潮占领福州,割据福建之始。

^ 王潮於唐乾宁四年(897年)十二月初六去世,合阳历898年1月2日。

^ 王延翰继位时追谥。

^ 王延钧即皇帝位时追谥。

^ 898年即继王潮之位,但在909年始正式为后梁册封为闽王。

^ 王延翰於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十二月初八被杀,合阳历927年1月14日,其后王延钧始继位。

^ 新五代史记载为谥惠帝,庙号太宗;资治通鉴记载为谥齐肃明孝皇帝,庙号惠宗。

^ 朱文进於闽国永隆六年(944年)闰十二月二十九日被杀,合阳历945年2月14日。

^ 降南唐后受封。

^ 王延政於945年恢复闽国国号。

^ 清源节度使於964年陈洪进在位时被改为平海节度使。

^ 留从效於949年被任为为清源节度使,但实际上自946年就割据泉、漳二州)

^ 留绍鎡只有被留从效遗命统领军务,实际上从未被任命为清源节度使。

^ 张汉思只有自称清源留后,并未被实任为清源节度使。

[编辑]

南平

[24] (924年-963年,创立者高季兴实际自907年就被任命为荆南节度使)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武信王[25] 高季兴 924年[26]—929年[27]

文献王 高从诲 929年—948年

贞懿王 高保融 948年—960年

高保勗[28] 960年—962年

高继冲[29] 962年—963年

注释:

^ 新五代史作南平;宋史、十国春秋作荆南;补九国志以高季兴后来被追封为楚王而称北楚。按高氏家族世袭荆南节度史,被封为南平王,称南平国应较合适。

^ 高季兴去世后为后唐追封为楚王,谥武信,因此应称其为楚武信王。

^ 高季兴实际自907年就被封为荆南节度使,之后逐渐割据一方;又关於高季兴受封为南平王,资治通鉴、十国春秋载为后唐同光二年(924年);新五代史载为同光三年(925年)。

^ 高季兴於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十二月十五日去世,合阳历929年1月28日,其后高从诲始继位。

^ 高保勗生前未被封王,后亦仅被赠侍中之位。

^ 高继冲生前未被封王,后亦仅被赠侍中之位。

[编辑]

南楚及南楚灭亡后的割据势力

[编辑]

南楚

五代十国之楚国君主(907年-951年,沿用后唐年号)编辑

顺序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无 文肃王 马筠 无

无 庄穆王 马正 无

无 景庄王 马元丰 无

1 武穆王 马殷 897年4月~930年11月

2 衡阳王 马希声 930年11月~932年7月

3 文昭王 马希范 932年8月~947年5月

4 废王 马希广 947年5月~950年12月[30]

5 恭孝王 马希萼 950年12月~951年9月

6 无 马希崇 951年9月~10月

备注:楚国之建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注释:

^ 马希广於后汉乾佑三年(950年)十二月十二日被马希萼所擒,合阳历951年1月22日,两日后,马希萼登楚王位。

[编辑]

武平节度使

楚国灭亡后的武平节度使 编辑

姓名 在位时间

刘言 951年—953年

王逵 953年—956年

周行逢 956年—962年

周保权 962年—963年

[编辑]

南吴

(904年-937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南吴太祖 武皇帝 杨行密 902年—905年

南吴烈宗(烈祖) 景皇帝 杨渥 905年—908年

南吴高祖 宣皇帝 杨隆演(又名杨渭) 908年—920年

睿皇帝 杨溥 920年—937年

[编辑]

南唐

[编辑]

徐齐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齐太祖 忠武皇帝 徐温

徐知诰(李昪) 937年—939年[31]

[编辑]

南唐

(937年-975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南唐定宗 孝静皇帝 李恪

南唐成宗 孝平皇帝 李超

南唐惠宗 孝安皇帝

南唐庆宗 孝德皇帝 李荣

南唐义祖 武皇帝 徐温

南唐烈祖 孝高皇帝 李昪(徐知诰) 937年—943年

南唐元宗(中主) 宣孝皇帝 李璟 943年—961年

南唐后主 李煜 961年—975年

注释:

^ 资治通鉴载937年徐知诰即帝位,即以大唐为国号;而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南唐书、十国春秋则以徐知诰原以大齐为国号,是为徐齐,待939年改名李昪,才为了附会唐朝,把国号改为大唐,是为南唐。

[编辑]

南汉

(917年-971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南汉太祖 文帝 刘安仁

南汉代祖 圣武皇帝 刘谦

南汉列祖

(烈祖)(烈宗) 襄帝 刘隐

南汉高祖 天皇大帝 刘岩 乾亨、白龙、大有 917年—941年

殇帝 刘玢 光天 941年—943年

南汉中宗 明孝皇帝 刘晟 应乾、乾和 943年—958年

刘鋹 大宝 958年—971年

[编辑]

北汉

(951年-979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北汉世祖 神武皇帝[32] 刘旻 951年—954年

北汉睿宗 孝和皇帝 刘钧 954年—968年

刘继恩 968年

英武皇帝[33] 刘继元 968年—979年

注释:

^ 为生前被辽帝所封,非后始谥。

^ 为生前被辽帝所封,非后始谥。

[编辑]

前蜀

(907年-925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前蜀高祖 明惠皇帝 王建 902年—918年

前蜀后主 圣德皇帝 王衍 918年—925年

[编辑]

后蜀

(934年-965年)

庙号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后蜀高祖 明孝皇帝 孟知祥 934年

后蜀后主 睿文皇帝 孟昶 934年—965年

[编辑]

諡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忠敬王[34] 李茂贞(宋文通) 901年[35]—924年

注释:

^ 李茂贞去世前被改封秦王,因此应称秦忠敬王,而非岐忠敬王。

^ 李茂贞於887年割据凤翔,901年被唐政府封岐王,907年唐亡后,开岐王府,建立独立性质的岐王国,故上述任何一年,皆可为李茂贞在位始年,今统一以被封王之年为在位之始。

[编辑]

桀燕

[编辑]

卢龙节度使

姓名 在位时间

刘仁恭 897年—907年

刘守光 907年—911年

[编辑]

桀燕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守光 应天 911年—913年

[编辑]

中天八国王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张遇贤 永乐 942年7月—943年10月

战国时代的楚国国王姓怎么读

黄帝之孙颛顼姓芈被周武王封于楚国后,芈与米同音改为米。芈姓读mǐ,春秋时楚国祖先的族姓。熊氏,商末鬻熊之后,楚国公族以芈为姓,国君以熊为氏。

芈姓源流如下:

白氏,芈姓,出自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战国时期,楚国白姓(白公胜一支)迁入陕西等地。据载,白公胜之子首先徙居秦国,在今陕西发展繁衍。秦时,始皇一统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孙遂世居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皆在当地发展旺盛。

景氏,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公族,是由楚大夫景差而来的姓氏。相传,景差是楚国贵族,入仕后官至大夫,子孙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名字为姓,成为最早的一批景姓人。

叶氏,芈姓,颛顼后裔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颛顼后人沈诸梁,又称叶公,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他平定白公之乱,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昭氏,芈姓,楚公族也,以族为氏。《楚辞》云:昭、屈、景,楚之三族也。

伍氏,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

能氏,楚熊挚之后,避难改为能氏。

鬻氏,芈姓,楚鬻熊之子鬻拳之后也。

班氏,芈姓,楚若敖生斗伯比,伯比生令尹子文,为虎所乳,谓虎有斑纹,因以为氏。

翠氏,芈姓,楚将景翠之后。

成氏,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君的儿子字成虎,他的后世子孙取其“成”字为姓,亦称成氏。

建氏,芈姓,楚太子建之后。

屈氏,芈姓,楚公族也。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春秋时楚武王的儿子瑕任楚国莫敖,被封在屈邑。

潘氏,芈姓,周代楚国王族的后代。

尚氏,姜姓,齐太公之后也。

桓氏,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

查(zhā)氏,源于芈姓。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其后代子孙称查氏。

荆氏,源出于芈姓。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期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称荆氏。

庄氏,春秋时楚国君旅,后谥号为“庄”,他的后世子孙以其谥号为姓。

熊氏,商末鬻熊之后,楚国公族以芈为姓,国君以熊为氏。

项氏,芈姓,项羽(前232—前202)芈姓,项氏,名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

蓝氏,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公族大夫蓝县尹“亹”,子孙以封地为氏。

莫氏,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莫敖之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颛顼。其后裔在西周初期建有芈姓大国,即荆国,后改称楚国。其后世子孙中有以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莫氏,世代相传至今。著名的屈原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由屈氏的分支改姓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