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迹,详细!!!!!!!!!

邢台哪里定制西装好-邢台量身定做西装

1898年

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原籍浙江省绍兴县(今绍兴市)。

1910年

春,到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入银岗书院读书。秋,到奉天府(今沈阳市)入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东关模范学校)学习。

1913年

春,到天津。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

1917年

6月,南开学校毕业。9月,赴日本留学。在日期间,开始接触。

1919年

4月,离日本回国。参加五,是天津学生界主要***之一。9月,参与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入南开学校大学部(后改为南开大学)学习。

1920年

1月,在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中被捕。在狱中宣讲。7月出狱。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1930年

1921年

春,加入中国***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创建人之一。

1922年

6月,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负责宣传工作。

1923年

2月,旅欧中国少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其“旅欧之部”,任书记。11月,国民党驻欧支部成立,当选为执行部总务科主任。

1924年

7月,奉调回国,9月抵广州。10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长。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5年

1月,出席中国***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在中共广东区委内改任常委兼军事部长,参与领导黄埔军校校军进行第一次东征。8月8日,和结婚。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总主任,少将军衔。10月,参与领导第二次东征。11月,被任为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

1926年

2月,任第一军副党代表。3月,“中山舰事件”后,和等主张反击,未被采纳。12月,至上海,任组织部秘书兼委员。

1927年

2月,任中共上海区委书记。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总指挥。“四一二”事变后,主张“迅速出师,直指南京”,“政治不宜再缓和妥协”。5月,在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7月12日,任中共临时中央常委。8月1日,作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南昌起义。

1928年

夏,筹备并出席中国***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组织问题报告和军事报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常委。任常委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长。11月回到上海。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工作的实际主持者。

1929年

8月,兼任军事部长。起草中央8月给红四军的指示信,口授并审定中央9月给红四军的指示信,阐明红军的任务、前途、战略、发展方向等,指出仍应为红四军前委书记。

1930年

3月,离上海去莫斯科。7月,在联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8月回上海。9月,和瞿秋白一起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1931年——1940年

1931年

1月,任书记。12月,到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就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

1932年

10月,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1933年

春,和领导红军战胜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1934年

2月,当选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0月,参加长征。12月,在贵州黎平主持会议,采纳的意见,决定红军西渡乌江北上。

1935年

1月,出席在遵义召开的扩大会议,支持的正确主张。会议委托为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在四川省懋功以北两河口召开的会议上,代表中央提出红军应北上川陕甘创建根据地,得到会议一致通过。此后经过与张国焘的斗争,和等率红一方面军主力于10月到达陕北苏区。

1936年

4月9日夜,和张学良会谈,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共识。12月,发生后,任中共代表到西安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

代表中国***在西安、杭州、庐山、上海、南京等地同国民党、谈判,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7月,起草《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到山西开展华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对日作战工作。12月,率代表团到武汉,为长江局领导成员。

1938年

参与领导长江局所属地区中国***的工作,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建和发展。3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部长。9月,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2月到重庆。

1939年

1月,南方局成立,任书记,领导南方各省中国***的工作,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2月,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定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方针、任务等。3月,回祖籍绍兴,并指导浙江等省中共工作。6月返延安。7月,因坠马右臂骨折。8月,赴苏联就医。

1940年

3月,回到延安。5月,到重庆继续主持中共南方局工作。

1941年——1950年

1941年

1月,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封锁消息,为《新华日报》书写题词和诗:“为江南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并在中共南方局内部署应变措施。

1942年

组织中共南方局干部参加整风学习。

1943年

为配合整风教育,多次召开中共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馆党员干部会议,讲述中共党史。7月,回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和中共七大筹备工作。

1944年

5月,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为主席团成员。10月,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节庆祝会上发表《如何解决》的演说,指出挽救当前国内危机的唯一正确方案是召开紧急国是会议,取消,成立联合政府。11月,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2月,回延安。

1945年

1月,再到重庆谈判。2月,回延安。4至6月,参加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论统一战线》的发言,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仍任副主席。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和、王若飞代表中国***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10月10日,和王若飞代表中国***在《会谈纪要》上签字。

1946年

1月上旬,作为中国***代表同马歇尔、张群组成的三人委员会,通过谈判,达成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1月10日至31日,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5月3日,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至南京。随后与军事三人小组其他两方人员赴湖北宣化店阻止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进攻,并同中原部队***研究、部署了突围方案。这期间,极力防止内战,争取实现国内和平,但国民党军队终于在6月26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1月19日,率中共代表团返延安。12月,兼任城工部部长。

1947年

3月18日,和等撤离延安,之后转战陕北,协助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人民,同时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第二条战线斗争。8月,代理总参谋长。

1948年

4月下旬,到河北省建屏县西柏坡(今属平山县),协助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

3月25日,和等率机关进入北平。4月,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谈判,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21日,强渡长江。6月,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上当选为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组长。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会上作《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的报告;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0月,当选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2月,指出中国经济建设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领导。

1950年

1至2月,和在莫斯科同苏联***会谈,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准备越过“三八线”。30日,指出“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上旬,美军越过“三八线”向朝中边境进犯。协助组织和领导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1960年

1951年

2月,、陈云等六人领导小组成立,组织领导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编制工作。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直接领导中国方面的谈判工作。12月,兼任中央转业委员会主任。

1952年

4月,作《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的报告,指出我国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8月,主持拟出《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提出“全党的领导和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方面”。

1953年

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选举法起草委员会主席。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年

2月,主持研究国家体委工作,提出要为保卫祖国、建设社会主义锻炼身体。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6月下旬,访问印度、缅甸,与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家关系的指导原则。7月,日内瓦会议达成印度停战协议。回国途中访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苏联、蒙古。9月,在第一届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我国“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在会上被任命为总理,仍兼外交部部长。12月,当选为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

1955年

3月,主持全体会议讨论西藏工作,指出要想方设法减轻西藏人民的负担,由国家给以财政补助。4月,率中国代表团抵印度尼西亚万隆参加亚非会议,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会后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双方签订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6月,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讲话。

1956年

1月,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会后,主持制订十二年科技规划。5月,谈文艺要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9月,出席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副主席、常务委员。11至12月,访问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

1957年

1至2月,访问苏联、波兰、匈牙利、阿富汗、印度、尼泊尔、锡兰(今斯里兰卡)。8月,在青岛出席民族工作座谈会,系统阐述中国***关于民族工作的理论和政策。12月,在中国驻上海陆海空军军官大会上作《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政治素养》的报告。

1958年

2月,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6月,批准创办中国科技大学。

1959年

1至2月间,率中共代表团参加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4月,在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继续被任命为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

1960年

4月,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5月,访问柬埔寨、越南、蒙古。8月,接见日本日中贸易促进会专务理事铃木一雄等,提出对日贸易三原则。8至9月间,主持制定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个方针在翌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通过。10月1日,和缅甸总理吴努签订中缅边界条约。

1961年——1970年

1961年

1月,率友好代表团访问缅甸。4至5月,到河北省邯郸地区农村调查研究。10月,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1962年

1至2月,出席扩大的工作会议,在会上提倡“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指出:“这四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3月,在全国科学工作会议、戏剧创作会议上作《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并在二届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4月,在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致闭幕词,着重讲我国国内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发展,提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更多可以动员的因素,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扩大我们的民主生活”。11月起,主持领导尖端科技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

1963年

1月,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2月,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阐明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五点立场,随后访问了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阿尔巴尼亚。

1964年

1至2月,访问阿尔巴尼亚、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缅甸、巴基斯坦、锡兰(今斯里兰卡),提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10月,在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后,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提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建议。12月,在第三届上作报告,宣布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分两步走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65年

1月,在第三届第一次会议上继续被任命为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全国委员会主席。3至4月,访问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6月,访问巴基斯坦、坦桑尼亚、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7月,到新疆视察。

1966年

3月,赴河北邢台地震灾区视察、慰问。6月,访问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5月后,进入“”时期。在“”中,为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的继续进行,为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

1967年

1月,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抓革命、促生产大会上讲话。2月,主持在怀仁堂召开的中央碰头会,会上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7月,在江青、康生等煽动下,“造反派”在中南海西门外成立“揪刘()火线”,围困中南海。“揪刘”活动持续近一个月,多次批评“造反派”,并坚持不搬出中南海,使他们的罪恶企图未能得逞。

1968年

极力维护工农业生产,制止武斗,解放干部,促进联合。12月4日,向新华社指示:对外宣传中极左思潮一定要批判。

1969年

4月,出席中国***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常委。9月,会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就举行中苏边界谈判、防止武装冲突等达成谅解。

1970年

4月,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6月,批示:“防保守,排极左,仍是当前主要任务。”

1971年——1976年

1971年

3月,访问越南。4月,指出:否定一切“是极左思潮”。7月,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北京秘密会谈。9月13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处理叛国事件,使国家转危为安。之后,主持日常工作,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10月,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1972年

2月,同尼克松会谈,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5月,发现癌症。7月,提出要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8月,再次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9月,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签署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3年

8月,出席中国***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常委和中央副主席。10月,主持中央会议,敦促加速解放干部工作。本年国民经济逐步回升,是“一五”计划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1974年

6月1日,病重住院,此后,在医院中仍工作不止。9月30日,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招待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出席国庆招待会。

1975年

1月,在第四届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重新提出向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前进。在会上继续被任命为总理。9月7日,在医院最后一次会见外宾。12月20日,最后一次约中央部门负责人谈工作。

1976年

1月8日,在北京逝世。

关于搞笑的歇后语

棒子面做蛋糕——不是正经材料

抱在怀里的西瓜——十拿九稳(比喻办事非常准确或有把握。)

抱着孩子拜天地——双喜临门

抱着铁耙子亲嘴——自找钉子碰

鼻孔里灌米汤——够戗(够受的)

冰库里点蜡——洞(冻)房花烛

城隍奶奶怀孕——出了鬼胎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此起彼伏;顾此失彼

八十岁的阿婆——老掉牙了

疤瘌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半夜做梦娶新娘——想得倒美

穿拖鞋跳芭蕾舞——洋不洋土不土

穿西装戴草帽——不土不洋;半土半洋

船板做棺材——漂流了半辈子,老来才成(盛)人

拔了毛的狮子——惹你笑

把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扳不倒盖被子——人小辈(被)大

搬家丢了老婆——粗心极了

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飞机上点灯--高明

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

玉皇大帝放屁--神气

男人比女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馆开张--欢迎来稿(搞)

十个裸男看五个女人洗澡--五光十色

的半身标准照片--狮(失)身人面像

老两口上床--说了就了

女人戴胸罩--包二奶

手雷弹炸厕所--激起民愤(粪)

王八的屁股--这是规定(龟腚)

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馆客满--井井有条

棺材店里的棺材--目(木)中无人

新婚之夜--开封

镰刀刮丝瓜--路数很多

女人上冰山--逼(B)上梁山

断柄的锄头--没把握

水仙不开花--装蒜

洞穴里雕花--深刻

同性恋--开后门

女人生孩子--吓(下)人

最彻底的美容--面目全非

又住一起--难

两点钟--冲

最繁忙的机场--日理万机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裤裆里着火--当然(裆燃)

电线杆上挂暖壶--水平(瓶)很高

坟地改菜园子--扯平

狗拱门帘--全凭这张嘴

放屁脱裤--多此一举

指屁吹灯--没有希望

盲人做拉面--瞎扯

裤裆里点灯--英(阴)明

寡妇睡觉--上头没人

太监座谈会--无稽(鸡)之谈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鳖下的卵--

苍蝇采蜜--装疯(蜂)

擦粉进棺材--要面子

鼻孔喝水--够呛

爱克斯(X)光照人--算看透你了

冰块掉进醋缸里--寒酸

胸前挂钥匙--开心

飞机上分娩--高中生

二奶回娘家--无功(公)而还

飞机上作爱--空“钟”

女人多次离婚--前功(公)尽弃

最搞笑的经典歇后语-搞笑歇后语

老虎念经--假正经;口是心非

老虎上吊--没人敢救

老虎头上的苍蝇--拍不得

老舅舅拉破二胡--陈词滥调

老猫上锅台--熟路;道熟

老母牛上场--屎尿多

老母猪吃破鞋--心里有底

老母猪打喷嚏(pen ti)--笨嘴拙舌

老母猪下棋--瞧你那笨脑瓜

老牛打滚--大翻身

老牛反刍--吞吞吐吐

老牛喝水--不抬头

老牛踏垡子(fa zi翻耕过的土地)--一步一个脚印

老牛脱了磨--空转一遭

老牛走老路--照旧

老牌子钢针--宁折不弯

老婆婆跳皮筋--非同儿戏

老鼠掉进面缸里--翻白眼

老鼠跌进米囤里--因祸得福

老鼠给大象指路--越走越窄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进棺材--咬人

老鼠闹洞房--唧唧喳喳

老鼠娶妻遇老猫--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老鼠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

老鼠尾巴--大不了

老鼠咬牛--大干一场

老鼠咬石柱--攻不倒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老太太的金莲(旧时指缠足妇女的脚)--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老太太过溜冰场--走险

老套子卷珍珠--内中有宝

老天爷拄拐杖--一竿子插到底

老头吃麻糖--越拉越长;越扯越长

老头子坐摇篮--装孙子

老鸦唱山歌--不入调

老鸭公唱戏--喉咙不争气

老鹰追兔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老玉米里搀白面--粗中有细

老子偷瓜儿盗果,老子儿放火--辈更比一辈坏

雷公劈城隍--以上压下

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

冷水烫鸡--一毛不拔

离了水晶宫的龙--寸步难行

理发师教徒弟--从头来;从头学起

鲤鱼护窝--不会走多远

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物以类聚

利剑斩乱麻--一刀两断

笼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聋子戴耳机--充耳不闻

聋子放炮--充耳不闻;听而不闻

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芦柴秆做门闩--难撑

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卤煮寒鸭子--肉烂嘴不烂

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落水的桃花--随波逐流

落雪天过冰大坂(ban山坡;斜坡)--从头凉到脚

蜡人玩火——自顾不暇

蜡烛点火——一条心

马蜂蜇蝎子——以毒攻毒

筐中捉鳖——十拿九稳

狂犬吠日——空汪汪

马蜂蜇秃子——头痛;没遮没盖

葵花的盘子——老转向

马高镫短——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拉不出屎怨茅坑——错怪

拉车拉到路边边——使偏劲

拉肚子吃泻药——胡摆治

拉直狗腿——办不到;没法办

拉着拖车卖豆腐——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拉着状元喊姐夫——想高攀

腊月里借扇子——火气太大;冷不防

腊月卖凉粉——不是时候

癞蛤蟆打伞——怪事一桩;怪事

癞子头上抓痒——求之不得

蓝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

懒厨子做席——不想给你吵(炒)

烂麻里搀猪毛——一团糟

烂伞遮日——半边阴

烂透的毒疮——不可救药

郎中(中医医生)卖棺材——活都要钱

狼头上戴斗笠——假充好人

浪子回头——金不换;弃恶从善

老鳖咬人——叼住不放;不丢

老掉牙的虎——雄心在

老公公吹笛子——气力不足

老公鸡着火——官僚(冠燎)

老鸹爪子——黑手

老和尚讲佛经——说的说,听的听

老虎扮和尚——人面兽心

老虎吃田螺——无从下口;难下口;无法下口

老虎出山——浑身是胆;横冲直撞

老虎近身——开口是祸

歇后语搞笑_经典歇后语大全

歇后语搞笑_经典歇后语大全

1、 拿着鸡毛当令箭令箭,古时发布命令的凭证。谓把小 事当成重大的事情。成语:小题大做。香港唐人《金陵春 梦》:他太着急,拿来这份东西,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2、 揭疮疤(惯)比喻揭露别人过去的错误或隐私。 也作揭痛疮。 揭伤疤。

3、 吃了一包回形针肚子委屈(曲)

4、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一处待不下去,可以到别处去, 不在乎。人,也说:爷。台湾琼瑶《窗外》:走就走吧,此地 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又何必一定待在这个学校!

5、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谚)浮屠:也作浮图,梵语,即佛塔。能救活一条人命,那功德比建造一座七层高的佛塔还大。指救活人命是功德无量的事。 也作救人一命,胜过造佛七尊。 救人一命,胜造一座宝塔。

6、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蚂蚁。比喻做事不自量 力。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近有文僧,勾结小报,竟也作 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

7、 猪板油挂在颈上腻了

8、 一车多碍辙,船多擦边数量太多,互相妨碍。李准《冰化雪 消》:我没有什么说的!反正车多碍辙,船多擦边。

9、 妈妈叫我把盆子拿到铺子里修,而我自己却把盆子补好了。妈妈风趣地说:现在黄鼠狼能拉磨,驴子也不值钱了。(四川成都)

10、 无林无木,山区不富(谚)山区如果没有树林,就不会富足。指发展林业,是山民致富之道。

11、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惯)取不尽,用不完。形容资源丰富。

12、 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惯)不管对方有理没理,都打一顿。指不问是非曲直,有理的没理的都一样惩处。 也作有理没理三扁担。

13、 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释义:说明亲身经历过才有体会。例句:这六十一户一成立起家属小组,样样事都走在前头。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他们受过大苦,翻过身来也懂得今天的甜,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

14、 疑心生暗鬼(谚)怀有疑心,看什么都似乎有鬼附身一样。指疑心重的人,对一切都疑神疑鬼。

15、 一位阿姨要买衣服,连喊了售货员几声也没喊应。旁边有位顾客说:别喊了,那是个模特,她听不见。(河北邢台)

16、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17、 妈妈生病了。我问爸爸:爸爸,我做一件什么事才能让妈妈高兴啊?爸爸说:你把你的成绩单装在口袋里,别让妈妈看见,妈妈就高兴了!(河北新乐)

18、 求生不生,求不(惯)想活活不好,想又不成。形容人备受折磨,痛苦不堪。 也作求生不得,求不能。 求生不能,求不得。

19、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怨分明。类似的:有恩不报非君 子,有仇不报是小人。老舍《离婚》:咱小赵是有恩报恩,有 仇报仇,男子汉大丈夫!

20、 好账不如无(谚)好账:别人不讨还的债。借人家的债,即使人家不讨还,也总归是个负担。指不负债是最轻松自在的。

21、 船大好压浪指大了显得稳当。《北京日报》(1986,1. 24):中国十亿人,是艘大船,不如船小好调头,所以改革是 害不得急的。但是还有一条,是船大好压浪,这一年的 事实就证明了这点。几股不正之风,几排横里来的浪,是不 容易摇动这条大船朝着改革方向开进的。

22、 吃了一肚子账本心中有数;肚里有数

23、 朝廷不打送礼人(谚)指送礼与人,只要不是贿赂,原是无可厚非的。

24、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为商店谨防假冒的用语,引申为 唯一的意思。成语:独一无二、绝无仅有。老舍《四世同 堂》:说真的,她的咖啡,点心,和招待的殷勤,到底是只此 一家,并无分号,在咱们这条胡同里!

25、 深不对,浅不是(惯)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对。指不知怎么做才能使人满意。

26、 邻居李大婶家被盗,损失不小。妈妈安慰伤心的李大婶: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坏人再躲,也躲不过法网。你宽宽心,坏人终会被绳之以法的!(湖南醴陵)

27、 一块香饽饽八下抢到处被喜爱,受欢迎。邓刚《阵痛》: 车间工段请他下去画决心栏、批判栏、学习栏,真是一块香 饽饽八下抢,郭大柱红遍全厂。

28、 见凡人不睁眼态度傲慢,瞧不起普通人。《人民日报》 ( 1981,8,22):当顾客走近柜台时,瞠目仰视,见凡人不睁 眼;当顾客询问商品情况时,金口玉言,朱唇难启。

29、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旧时用葫芦装药。指弄不清真相。 台湾琼瑶《彩云飞》:涵妮瞪大了眼睛,惊异地瞧着,不知道 云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30、 听哑巴唱戏莫名其妙

31、 百能百巧百受穷(谚)在技艺上样样能样样巧的工匠,没有不受穷困的。指技艺贵在精一,不在多能。

32、 狗皮糊墙不像话(画);不成话(画)

33、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以天空有无乌云推测阴晴。李准 《大河奔流》:长松喊着: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你们看, 他指着西北天空一块乌云说,要下雨!割下的麦子赶快收 拾起来!先不要割了!

34、 三魂掉了二魄形容人害怕,发呆,精神恍惚。类似的:. 失了三魂,丧了七魄。成语:魂不守舍、魂飞魄散。菡子《纠 纷》:她已经怀了身子了呀!她少不得怨恨自己,怨恨刘 二,每天担着一笔心事,三魂掉了二魄似的。

35、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使多数人受损失,不如让一家人受损 失。海外传记图书:他的一路哭不如一家哭,曾成为传 诵一时的政治格言。

36、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惯)比喻各干各的,各行其是。也比喻说法各不相同。 也作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各打各的锣,各唱各的调。 各敲各的磬,各行各的令。 磬:古代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

37、 两国交锋,各为其主(谚)指双方争斗交战,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君。 也作两国相争,各为其主。 两国相争,各保其主。

38、 有的同学,平时做作业拖拖拉拉,到收作业时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老师说:你们现在慌了、忙了,手也摸不着墙了。以后可要抓紧时间哪!(河南济源)

39、 冬瓜推在葫芦账上(惯)本指在账目上搞鬼做手脚。比喻把应当承担的责任或承受的损失等推到别人身上。

40、 王健因被派出所抓去了,他爹去讲情,说他儿子并没干。没干?没干去干啥?既然江边站,就有望景心。(安徽利辛)

41、 吊鬼要账活该

42、 喂脑袋(惯)指吃饭。

43、 小菲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奶奶不是说它们像蚂蚁爪子,钩钩巴巴的,就是说它们像老太太打太极拳,伸胳膊撩腿的。(浙江绍兴)

44、 原始森林自高自大

45、 三个核桃两个枣见仨核桃俩枣。

46、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谚)只要是真金,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隐藏不住闪闪的光辉。比喻只要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到哪里都会显现出自己的才华,赢得人们的赞誉。

47、 光棍不吃眼前亏(谚)光棍:识时务、头脑清醒的人。指聪明人能够审时度势,不使自己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吃亏受辱。 也作好汉不吃眼前亏。 明人不吃眼前亏。

48、 破车之马,可致千里(谚)指有狂力能把车拉破的马,就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比喻有魄力冲破旧规矩的年轻人,往往有异乎寻常的能力。

49、 顾前不顾后|顾头不顾尾只想到眼前的事情,考虑不周 到。类似的:顾一不顾二/野鸡钻头不顾尾/山公鸡躲头不 躲尾。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他就是做事顾前不顾后 的,再加上脾气暴躁,其实人并不见得坏。 拉着黄牛当马骑牛马不分,胡乱顶替。牛,也说:驴。 明代《二刻拍案惊奇》:只为这一路人,众恶所归,官打见 在,正所谓张公吃酒李公醉,拿着黄牛便当马。

50、 弟弟考试得了第一名,就骄傲起来。爷爷看他不认真学习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骄傲的人只会跌进门槛,谦虚的人才能走遍天下啊!(广东龙门)

51、 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谚)话不说清,别人就不明白根柢;木不钻孔,就不能穿透底层。指和人说话,一定要有透明度,不可含糊不清。 也作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

52、 挖耳勺掏灶炕小抠

53、 搂草打兔子捎带(歇)指做某件事时顺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搂草打兔子捎带手。

54、 舌头比刀子厉害(惯)指人嘴厉害,说话不让人。

55、 弟弟对做好的饭菜很挑剔,这不吃那不要的,当过老红军的爷爷生气地说:想当年我们是渴饮雪,饥吞毡。现如今你们是冬有棉、夏穿单,菜有油、饭有肉,出门不用走、回家电视看,就这还把饭菜嫌。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河南辉县)

56、 多个香炉多个鬼(谚)比喻多一个人就多一份麻烦或支出。

57、 男子无妻财无主,妇女无夫身落空(谚)男子不娶妻,财产就无人掌管;妇女不嫁丈夫,自身就没依靠。指男女婚配,才能建立家庭。 也作男无妇,家无主;妇无夫,身无主。 男无妇,家无主。

58、 扣子对扣门,歪把跟歪瓢(惯)指脾气、秉性相投的人容易聚在一起。讥讽不好的人喜欢聚在一起。

59、 掰不开镊子夹得紧,松不开多指忙不过来。相关的: 掰不开蒜。浩然《山水情》:就是眼下的活儿正紧得掰不开 镊子,出去太多的人,社员有意见,我在班子里也不好说 话。

60、 石子扔到河里,听个响声指应该有反应,有回音,有反 馈。张抗抗《北极光》:白耽误你的时间,写了多少张申请, 没有答复。石头扔到水里还听个响,唉!

61、 拿银子当铜钱花(惯)铜钱: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比喻花钱没有节制,任意挥霍。

62、 舅舅给我家送来了几包棉籽壳,叫种蘑菇。爸爸看着棉籽壳,皱皱眉头说:种,没有时间;不种,棉籽壳又浪费了。怎么办呢?妈妈说:你遇事总是心问口,口问心。种!我包了。说完就笑起来,我和爸爸也笑了。(山东临沂)

63、 拍马屁(惯)旧时称赞马好时常拍马的屁股。比喻极力讨好、奉承人。

64、 说书的嘴,唱戏的腿(谚)指说书的人,凭着过硬的嘴功;唱戏的人,凭着过硬的腿功。也泛指各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专业功夫。

65、 等到黄河清黄河水夹带泥沙,浑浊。借指等待时间太 长,没有指望。成语:遥遥无期。姚雪垠《李自成》:如此世 界,我们负屈衔冤,实在无路昭雪。要想等到是非水落石 出,你就等吧,等到黄河清,日头从西边出来。

66、 地板擦子刷地拖拖拉拉

67、 韩信墓前一声叹埋没了英才

68、 玻璃掉在镜子上明打明

69、 男儿当自强(谚)指好男儿应努力奋进,自强不息。

70、 抓条岔道跑到底(惯)比喻坚持走错误的道路而不悔改。

71、 老鹰见小鸡个喜来一个忧

72、 此一时,彼一时释义:指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不能同样看待或一概而论。例句: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他要不装装过激派的样子,怎么能成得了名,怎么能当得上今天的大使。

73、 年老莫娶年少妻(谚)老年男子不要娶年轻女郎。指男女婚配,贵在年龄相当。

74、 铁嘴钢牙,柏木舌头形容嘴厉害,会说话。类似的:铁嘴 钢牙,橡皮腮帮子。成语:伶牙俐齿。袁静孔厥《新儿女英 雄传》:你小子好啊!铁嘴钢牙,柏木舌头;到了我手里,看 你还厉害不厉害!

75、 救急不救穷(谚)指救济人,只能帮忙解决其一时的窘困,难以使之摆脱长久的贫穷状态。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穷,这是救助的原则。 也作救急救不了穷。 救急容易救穷难。

76、 肚脐上长茵子心花儿都开了(歇)茵子:茵陈蒿,别称茵陈,多年生草本,秋季开黄花。指开心,高兴。

77、 染缸里拿不出白布染缸为布上色。借指被污染。染,也 说:靛。类似的:掉进染缸里。刘绍棠《鹧鸪天》:大学是个 大染缸,染缸里拉不出白布;近墨者黑,所以柳岸划了右 派。

78、 老道吃荤开戒了

79、 裱褙店里的钩虫嚼别人的画(话)

80、 弟弟很调皮,爸爸让他喊妈妈回来吃饭,他跑到别人家去看电视;让他做作业,他却手不识闲儿地玩玩具。爸爸生气地说:叫你去东你去西,叫你打狗你撵鸡。你这是前襟穿在后背上,尽跟我反着板儿,别筋儿哩!(河南汝南)

81、 只要苦干,事成一半(谚)做事只要肯下苦功,成功就有一半把握。指无论做什么事,勤奋苦干总是成功的基础。

82、 横插一杠子见插杠子。

83、 父子无隔宿之仇(谚)指父子之间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84、 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自己有主见,不受他人影 响。或说: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古华《姐姐寨》:他这 叫做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以不变应万变。自成 门户,自成体系。

85、 老鼠出门撞着豹恶心人碰着恶心人

86、 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不得安身,无处效劳。成语:走投无 路。明代《警世通言》:今日不想我闪得有家难奔,有国难 投,如何是好?

87、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多少也算一分 力量。成语:多多益善。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当 然,我去说,这事儿也不一定就成,但有我总比没有我强。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分光。香草,你说呢?

88、 老虎入山,蛟龙下海见龙归沧海,虎入深山。

89、 小叔要当新郎了,可他不愿意大操大办自己的婚事。同院的王阿姨来到我家,向奶奶打听小叔什么时候办喜事,奶奶不告诉她。王阿姨着急地说:就告诉我一人吧,我不会告诉别人!奶奶说:坛口好扎,人口难塞。我就不告诉你了。(河南固始)

90、 老母猪啃砖头嘴硬(歇)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说话语气强硬。常含责骂意。

91、 甘罗拜相小人得志

92、 为鼓励我坚持练字,奶奶说:练字不能怕麻烦。字怕习,马怕骑,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再说,不怕慢,就怕站,坚持练下去总会有收获的!(内蒙古开鲁)

93、 炒熟的虾仁儿从嘴里蹦了(惯)比喻本来已经到手的利益又意外失去了。

94、 一滴水见大海/一粒沙见世界指个别表现一般。成语:窥 豹一斑。海外梁容若《故乡集》:古人说:一粒沙里见世界。 在极细微极琐碎的事物里,也仍然可以反映社会、批评人 生。

95、 拉不出屎怨茅房(惯)茅房:厕所。比喻自己不能干,却埋怨客观条件差。 也作拉不出屎来怨毛厕。 拉不出屎来,怪马桶不好。

96、 人凭志气虎凭威人有志气,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秦牧《愤怒的海》:现在要摩拳擦掌和鬼子拼,你说这些泄 气的话,有什么好处?人凭志气虎凭威。人一没志气,就什 么也不用谈了。

97、 跌到茅坑就不怕屎臭(谚)人跌进屎尿坑里,也就顾不得屎尿的臭气了。比喻人既然已经陷入险恶的境地,也就豁出去了。

98、 眼皮也不眨一下(惯)形容人满不在乎的样子。 也作眼也不眨。

99、 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事情做得过分。成语:大肆渲染。 台湾电视剧《含羞草》:这种人就得给他点脸色看,不然给 他三分颜色就会开染坊了。

100、 没三顿饱饭,有三顿饱气谓净生气,过不了好日子。西 戎《赖大嫂》:唉,着实年岁大了,要是年轻二十年,我也得 和你离婚。跟上你,整天没三顿饱饭,有三顿饱气。

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座谈会发言稿

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座谈会发言稿

李保国真的走了?!

跟邢台市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负责人通完最后一个电话,他只睡了两个小时——就再没醒来。

他的手机还是响铃不断——那些还想向他咨询果树种植技术的太行山老乡们不知道,那热情又利落的声音,他们已再也不能听见。

他的电脑里,还有没写完的论文;他的办公桌上,没完成的农业项目规划和正在批改的学生作业依然静静摊开——然而,它们都等不到了,等不到那个见缝插针的人了,等不到那个字斟句酌的人了,等不到那个出了名严格的人再来了……

一定是他太累了,想歇歇。

是的,他是该歇一歇了。他来不及告别,就把一身疲惫和劳累抛却,匆匆而去,未曾留下半句话。

2016年4月10日凌晨,阳光依然灿烂,春风依然和煦,姹紫嫣红的春花依旧,而李保国却悄悄地走了。他又去看他难以割舍的太行山了,他又去看那漫山遍野的果园了,他又去看他相濡以沫的老区乡亲们了……

走遍太行山的旮旮旯旯,随手指向一片果园,他都能脱口说出是谁家的。

从邢台县前南峪村到内丘县岗底村,从临城县凤凰岭再到平山县葫芦峪,每道沟沟坎坎都留下他的足迹。

绵延80公里的燕赵太行山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都是他的朋友。

有人把他誉为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引领大家摘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有人把他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愣是把世代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硕果累累的林果基地。

在大学校园里,在各地讲台上,他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可到了太行山区的村庄里,他就成了地地道道备受尊敬的“农民教授”“土专家”。尘土飞扬的荒坡秃岭、田间地头,就是他30多年最为珍视的课堂。

他30多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为农民举办各种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推广了36项林业技术,先后完成28项山区开发研究成果,直接帮扶100余个村庄,累计增加农业产值超过35亿元,使贫瘠山沟里的10多万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和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他是一名普通的***员,他用实际行动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巍巍太行山上!

他生就一副朴实之相,纵使光环满身,脚踩的依然是太行沙石和燕赵故土,手拿的`依然是钢锯和剪刀。

“你用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丢进历史,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你用责任和担当,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富裕文明变成现实。”

2016年12月16日晚,“燕赵楷模发布厅”节目在河北电视台现场录制,主持人采访李保国的先进事迹后,用充满深情的声音,宣读了以上颁奖词。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田向利登台为他献花并颁奖。台下观众被他的事迹感动,掌声雷鸣般响彻演播大厅。

现场熟悉李保国的人却有点诧异:“李保国咋变了模样?”

原来,一向穿着随意、不注重打扮的李保国,今天却像“大姑娘上轿”一样好好打扮了一番。他刮净胡子,理了发,还穿着一件崭新的白衬衣,那是录像前一天晚上妻子郭素萍临时给他买的。这么多年,李保国身上常穿的都是劳保迷彩服和那件破旧的深灰色大袄,最好的衣服也只是一件红色运动服。

李保国诙谐地说:“俺本来脸就黑,再穿件白衬衣,岂不显得脸更黑!”导演为了追求录制效果,希望李保国最好能系上一条领带,被他拒绝了:“系那玩意儿干啥?束缚得很,纯属多余!”他坚持还是不系为好,自然而然。导演终是拗不过他。

在日常生活中,李保国就是这样一位不注重仪表,甚至偶尔显得有些邋遢的人。

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他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走在农业科技的最前沿,引领着农业林业发展的最新潮流。

正是这两点颇具意味的反差,让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称呼他“农民教授”。

1981年,李保国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响应学校号召,离开校园一头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承担起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从此,李保国便与大山结下不解之缘。

初到邢台县前南峪村,乡亲们见到李保国不由惊讶起来:“这个人真土,咋看咋不像个大学教师哩!”“以前来咱们村里讲授技术的,可都是头发梳得溜光,皮鞋擦得锃亮,穿西装,打领带,这个人咋这么土哩?”在村民们的一片疑惑声中,李保国走进他们中间,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治山富山之路。

李保国深知,农民兄弟与他这样的大学老师之间必然存在某些隔阂。只有首先消除这些隔阂,真正走进他们心里,才能更好开展工作。他认为自己长得又黑又土气,反倒容易跟乡亲们拉近距离。

但光靠形象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还不够。还要靠真本事,那就是教会农民靠科技手段管理好自家的果树和林木,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增收、致富,这才是令老百姓真正信服的“砝码”。老百姓服气,才会全力支持自己,太行山区全面脱贫的宏伟计划才会逐步实现。

李保国 总结 :“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他常对河北农大课题组同事说:“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

前南峪村一带多是光秃的石头山,就连野生灌木也因缺少水土滋养,生长得低矮瘦小。这里的山体现了太行山的普遍特点:土层薄、不涵水,土壤瘠薄、有机质少,再加上干旱少雨,基本上“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

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点着油灯彻夜研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了他的生活常态。有时,他还把乡亲邀到自己的临时住所里,促膝长谈,虚心请教。制约山区经济果林业发展的瓶颈逐渐露出水面,让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土层。可土又从何而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随之而来的一个个难题又摆在面前。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的油灯下,他的思索没有停止过。

时间不长,李保国根据当地实际,联想外地治山经验和教训,大胆提出了“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治山方略。就是自山脚底部沿坡而上每隔四五米跨度左右各开挖一条沟,一下雨,山上的水就会顺坡而下流到沟里;再把山体表层的土统一收集到沟里面,这样就达到了有土、有水的目的。

通过“双聚”措施,前南峪村的山土厚了、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达到90%。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的沟沟壑壑呈现“洋槐头、果树腰”,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1996年,50年一遇的大暴雨重创了邢台西部山区,前南峪村却丝毫未受影响,一草一木皆无恙。如今的前南峪村,林木覆盖率高达90.7%,获“全球生态环境建设500佳”提名奖,当地百姓人均年收入达1.06万元。

邢台市临城县凤凰岭地处干旱的太行山丘陵地区,鹅卵石密布,干旱缺水,开发难度大。这里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种树,种了,了种,再种再。

李保国通过采样分析发现,满山岗的乱石滩下都是强碱性的礓石层。乱石滩本来就不存水,礓石层又对植物根部破坏严重,树根本活不成。

在李保国的指导下,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带头在凤凰岭干旱丘陵岗地开辟了治理战场。他们“挖走鹅卵石、打破礓石层、开沟建立保水层、聚水节水保水”,通过一系列治理,成功种植了薄皮核桃,使历史上的荒岗披上了绿装。很快,这些技术成果被广大荒岗丘陵区的农民复制推广,仅邢台市薄皮核桃种植就发展到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

2016年12月10日傍晚,常年在外奔波的李保国风尘仆仆回到家中,他兴奋地抱起小孙子亲吻时,却被一声“你是爷爷吗?”的生分质疑击痛心房,这个硬汉落泪了。

想起孙子那皱起的眉头,紧绷的小脸,稚嫩的童声,李保国心里横竖不是滋味,双眸噙满愧疚。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家。没有老伴和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啥也干不成!”

当年从邢台山区回保定看望孩子和老人,至少要赶3个小时的汽车,再转乘7个小时的火车,经过10个小时的辗转颠簸才能到家。因路途遥远,工作太忙,李保国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

1983年李保国在前南峪村搞小流域治理时,儿子李东奇刚满一岁。在后来的日子里,前南峪人给李东奇起了个小名就叫“小流域”。小流域治理好了,可“小流域”却真的变成了这里地道的山里娃,一张嘴满口流利的山根话。

为了绿山富民,李保国为山区付出越多,亏欠家里的也就越来越多。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也在河北农大工作,当年也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每每谈到跟着李保国辗转迁居于山区各地的经历时,郭素萍总不免生出诸多感慨。她说当年最对不住的是自己的老母亲,母亲岁数大了,需要照顾,可李保国工作起来不要命,也同样需要照顾。不得已,她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让老母亲和“小流域”跟上自己,同李保国一起到山里居住。可这一住就是4年多。

郭素萍常常跟着李保国一起在山里奔波,每天忙碌不停,经常过午贪黑,错过饭点。疲劳和困倦常在此时结伴袭来,李保国走上车朝座椅上一靠,“呼噜”一觉,哪里还顾得吃东西。郭素萍有时也顾不得吃饭,但始终不曾忘记叮嘱丈夫吃药。

去年冬季,李保国再次来到前南峪村指导果农剪枝。午饭后,他来到一处高坡,指着山脚下那排破旧低矮的石板房说:“这是当年我们住的地方,这些房子过去都是村子里喂牲口的地方,老百姓都没住过。可我为了让乡亲们信任我,就住在这里。”李保国边说边凝望着坡底。

“你还别说,这些房子说不定以后还真成文物了呢!”

李保国呵呵地笑出声来,笑得很爽朗。风吹乱了他的头发,黝黑的脸庞显得格外清朗。